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1926年9月4日,天津《大公报》就“武汉克复”发表社论:过去十五年,武力为北洋派所专有,今则革命党亦有之,以数字或军火论,北方武力尚优于南。党军虽少,乃统一于一个政治的主义与目标之下,就全体而言,北方已无组织,故无论战局变迁如何,北洋正统从此已矣。该媒体认为(     
A.革命党人的实力占优B.政治目标决定革命走向
C.革命中心实现了转移D.国内政治格局日渐清晰
2023-11-16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2 . 1919年,上海学生联合会的一份罢课说明书中提到:“全世界本来都倾听威尔逊的话语,就像先知的声音,它使弱者强壮,使挣扎的人有勇气。”受此影响的中国人努力“寻找这个新纪元的黎明,可是中国没有太阳升起,甚至连国家的摇篮也给偷走了”。这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B.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D.中国人民的全面觉醒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意义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知识分子,而且有极大热情的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农民群众。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表现的爱国主义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毛泽东还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站着,老走着,定然不会持久。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材料三


材料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松涛口述证言:

三台洞的大屠杀是我在江这边亲眼所见。虽然当时只有十几个日本鬼子,是从燕子矶过去的,但他们打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些日本鬼子先用机枪扫,接着又用刺刀戳……1938年,我有一次去下关卖柴,日本兵拿中国人开心,用刺刀戳我的头,我当时血流满面,到现在头上还留有伤疤。

材料五 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山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摘自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判决书

材料六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没有30万人”“埋葬数之多不过1300到1500具”“城内埋葬数至多为623具”。

——摘自东中野修道《南京大屠杀的彻底见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中国人民“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的思想理论,并说出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共进行了哪些实践。
(3)史料根据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请以此标准对上述史料(材料三、四、五、六)进行分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指出材料五、六的论定哪一个更可信,并说明理由。
4 . “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实现了从社会革命到国民革命的转变”。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023-09-01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4月,《共产党》月刊上有文章分析道: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无论是在革命的预备时期,还是在革命的实行时期,他们都是占重要位置的。这一分析体现了(     
A.中共对国情的准确认识B.农民问题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C.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D.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现实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表明(     
A.中国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已发生变化B.国民革命在全国获得了局部成功
C.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壮大了力量D.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已经分崩离析
2023-08-28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2023-07-17更新 | 2997次组卷 | 1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天津专用)
8 . 请填出图上所示地名并进行连线
   
①——五四运动爆发_______
②——中共建党_______
③——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_______
④——中国人民军队诞生_______
⑤——八七会议_______
⑥——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
⑦——第一个红色政权_______
⑧——中共抗日指挥中枢_______
⑨——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_______
⑩——渡江战役后迅速解放的城市______
2023-07-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竞赛历史试题
9 . 1919年5月4日街头传单的内容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导致这一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D.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2023-07-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青海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要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深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共一大被誉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共一大的意义是(       
A.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