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近代西学东渐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经历了“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的过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叙述这一过程

2020-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三区高三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选择上海作为举行中共一大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列因素中,能够为他们做出决定提供参考的有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   ②存在英美法租界,相对安全
③五四运动主阵地,思想激进   ④城市生活现代化,食宿方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4-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三区高三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选择上海作为举行中共一大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列因素中,能够为他们做出决定提供参考的最关键性的因素应是
A.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B.有英美法租界,相对安全
C.五四运动主阵地,思想激进D.城市生活现代化,食宿方便
4 . 如图为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2020-04-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5 .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
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C.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
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
2020-04-14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皮影表演

图二:“黑吃黑”的巴黎和会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在材料三中周总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2020-04-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对革命进行了反思:“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随后他
A.发动二次革命B.成立国民政府
C.进行北伐战争D.主张国共合作
2020-03-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剑桥中华民国史》:“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即开始筹划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
B.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导致了“最后的决裂”
D.中国共产党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2020-02-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历史上国民党

国民党有它光荣的历史……。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

——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1


问题
(1)从历史看,“国民党的光荣历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新环境中的“敌人”主要是指哪些人?
(3)怎样看待“我们”所做出的“一致拥护”决定?“我们”采取了怎样的具体行动?
2020-0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潮流B.维新变法运动
C.民族解放运动D.社会主义潮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