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列强已经转变为平等对待中国的态度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2023-11-03更新 | 299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06-09更新 | 7431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即非仅中国之问题,乃世界之问题也。帝国主义已至一定程度,将来中国革命成功之一日,即世界问题解决之一日,即世界革命成功之一日”。这一观点体现出(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任务的确立B.“五四运动”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C.李大钊对世界历史的观察和研究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迅速
4 . 百年大党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程

会议次数主要内容
第一次开幕,致词,确定会议日程
第二次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
休会起草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第三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四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五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六次法国巡捕侵扰,会议未能进行
第七次通过党纲、决议,讨论宣言,选举中央,闭幕

材料二: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能够确认哪些史实?
(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前两个时期党的重大成就进行评析。
(3)联系党的百年历史,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阿合奇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写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一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上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中共一大的召开(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确定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草案就明确提出"男女一律平权"。1922年,中共二大则进一步提出:"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这说明(     
A.妇女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B.追求社会平等是党的使命担当
C.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传播D.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妇女解放
7 .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讲:“关于陈独秀这个人……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毛泽东的讲话肯定了五四运动(     
A.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D.是一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是因为它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及意义。
2023-03-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社会伦理道德的心理惯性依然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阻碍因素。但是,受五四运动前后急剧动荡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主流社会心理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助推因素。

——改编自《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

材料二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国人对战争前途走向的认知,既非从始至终都存有必胜信念,也非一直悲观失望,而是随战争形势起落,几经变化。193810月后受战争形势影响,悲观情绪不断滋长,抗战必胜的信心与此前相比明显下降。……194325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令)我们愉快的是百年的锁链已开始解除,我们更能挺起胸,昂起头,以更充沛的精神抗战到底。”

——改编自《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心理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1938年相比,1943年国民重拾抗战信心的主要原因。

10 . 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确定为党的最高纲领,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确定为最低纲领。这一转变(       

A.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