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8月,中共成立了以上海为总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年初,由于各地劳动组合书记部分部的出色工作,各区工业和交通中心都建立起强大的工会组织,如上海机器工会、汉口租界人力车夫工会、湖南劳工会、华南的广东全省土木建筑工会等。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工人群众的觉悟都有较大的提高,于是罢工斗争随之频频发生,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全国各工会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劳动大会于1922年5月1—6日在广州举行。大会以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又发起了劳动立法运动,这使罢工高潮在全国普遍地展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由于有了大革命失败的切身痛感,在革命斗争方式上,中共的转变是很迅速的。面对国民党的野蛮屠杀政策,中共”以牙还牙”。“八七会议“要求全党举行城市武装起义、农村展动来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城市武装起义很难搞起来,唯一取得短暂胜利的城布起义(广州起义),在三天之后便被镇压下去了。农村暴动却在许多省都搞了起来,但起义的目标依旧是进攻和夺取城布。从起义的直接目标来看,它们也遭到了挫折和失败。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或在农村暴动进攻城市失败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变化的原因。并谈谈从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中得出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1927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北伐军人湘而后,平江、浏阳诸役,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使我军不至陷于逆敌伏军及地雷之险。……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这说明北伐战争(     
A.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B.顺利进军归功于农民的支持
C.反帝反封建符合广大人民愿望D.在长江流域的进军更加顺利
2023-10-22更新 | 326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奇石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百年大党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程

会议次数主要内容
第一次开幕,致词,确定会议日程
第二次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
休会起草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第三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四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五次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六次法国巡捕侵扰,会议未能进行
第七次通过党纲、决议,讨论宣言,选举中央,闭幕

材料二: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能够确认哪些史实?
(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前两个时期党的重大成就进行评析。
(3)联系党的百年历史,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阿合奇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讲:“关于陈独秀这个人……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毛泽东的讲话肯定了五四运动(     
A.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D.是一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确定为党的最高纲领,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确定为最低纲领。这一转变(       

A.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6 . 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对其曾评价说:“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胡适这一认识的变化反映了(     
A.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B.历史解释受阶级立场影响
C.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D.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

7 . 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 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 马克思研究专号” 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 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022-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3年1月,共产国际的决议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而且“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共产国际的这一决议(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指导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C.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D.明确社会主义革命方向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1920年,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译出了首个中译本。陈译本顺应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重大的作用,”陈望道所译之书是(       
A.《神圣家族》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国家与革命》
10 . 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B.二次革命C.五四运动的爆发D.国民革命的高涨
2022-02-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