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2024-05-28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25年底,郭沫若在《马克思进文庙》一文中,以马克思的口吻对孔子感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该文的发表(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C.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024-05-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北京中山公园有保卫和平牌坊,其名称历经变化。1901年立于北京东单,名为“克林德碑”;1918年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改名为“保卫和平碑”。这件文物(     
①体现中国确立了在世界的强国地位
②见证了近代中国饱经磨难的历史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保卫和平
④表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意图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4-05-1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计划的提出(     
A.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有利于配合北伐战争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的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和农民部西安、陕东、渭北三个办理处。陕东各地在共产党员的积极组织、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或临时县党部。中共党组织通过这一统一战线形式,推动了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这一时期(     
A.土地改革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D.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024-02-27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六)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23年,陈独秀发表《中国农民问题》一文,比较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农民的现实状况。1924年,邓中夏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农民的觉悟已经有所提升,可以组织农会来反抗剥削阶级的压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农村开办夜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农民识字、珠算,向农民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反映了,中共(       
A.积极推动北伐战争的展开B.改变了“以俄为师”的革命道路
C.践行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D.结合革命实践的需要传播思想
2024-0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7 . 口号一定程度反映所处时代历史,下列中国近代史上口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2024-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造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图像,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当时中国还有不少类似的画报。图为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渔儿乐
……
我披我蓑荡我桨,钓鱼要钓别处鱼,撒网不撒自家网。小儿摇小舟,摇到天下五大洲,大鱼小鱼一齐到,那个鱼儿不上钩。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注重开启童智以促进民族复兴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力度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来。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在于阐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动着社会前进,而认识世界,寻求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理论,对革新社会、促进近代化的重要意义,许多爱国求实的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历史证明,没有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中国是不可能获得独立自主的;不去钻研和推广文化科学知识,中国也很难前进而改变其“一穷二白”的面貌,他们的斗争和努力,长时期内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认,他们为衰败的中国社会增添了振奋国魂的活力,并从无数次挫败中,在五四运动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确切结论。这就是近代史八十年要向读者展示的脊梁和前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17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普通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提出"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本党一年以来号召的'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之国民革命运动,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八七会议D.中共洛川会议
2023-04-13更新 | 4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