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按照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共分为四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史。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展品归入相应的展览。

A.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提纲

B.党的七大投票箱

   

C.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印章

   

D.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

第四笔记本手稿

   

E.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党旗

   

F.1958年试制成功的中国

第一辆“东风”牌轿车

G.“奋斗者”号万米

载人潜水器模型

H.1980年颁发的第一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2.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何要收藏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马克思为《资本论》所做的资料积累)第四笔记本手稿?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单选)
A.井冈山B.瑞金C.陕甘宁D.东北
4.综合所学,请你为上述展览另外再推荐一个重要文物或者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场景的复原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
2024-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社会改造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呼声,其主要理念经历了从“群学”到“社会主义”的演变。

材料一   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以达尔文、斯宾塞的学说阐述国家盛衰治乱之理。文中以“群”对应英语中的society,并首揭“群学”一语。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群与学、群与强、群与治、群与变、群与会的关系,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

——摘自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

材料二   1900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会、学校,建立各种组织,“社会”成为其总称。从1902年起,报刊中“社会”的使用次数开始增加,逐渐取代更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群”。1903年,革命党人陈天华在《苏报》上撰文,强调学生与“各级社会”不同,是“祖国存亡之关键”。1904年后,“社会”一词高度普及。伴随“社会”一词的风行,时人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造。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出现34次;1919年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严复与康梁等人倡导“群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20世纪初“社会”一词逐渐取代“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在1919—1922年间《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一词使用次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从“群学”到“社会主义”的演变?
2024-01-1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人民英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1949年)


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浮雕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请将浮雕对应的历史事件字母。

A.武昌起义
B.虎门销烟
C.五四运动
D.胜利渡长江
E.南昌起义
F.抗日游击战争
(2)毛泽东首先特别突出“三年以来”,这个三年以来的大体时间起始年份是哪一年?为何以此作为起始点?
(3)毛泽东提到的“三十年以来”的起始年份又是哪一年毛泽东将这期间的“人民革命”和“人民解放战争”并列试图表达什么意思?
(4)根据示例,再列举3次自1840年以来,外部敌人发动过的对中国领土主权构成影响的侵略战争(不止3次,但列举3次即可)
侵略者战争
法国中法战争
…………
2023-09-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1)开始:1919年,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新。
(二)国民革命运动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国民党—大的召开。
(2)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三)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
(1),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的创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3)由于“左”倾错误,红军被迫长征;后,毛泽东重新开始指挥红军。
(4)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四)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2)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五)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历史阶段。
(2)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填入正确的史实,完成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应选下列哪三则材料?(     )(填写字母)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E.“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2023-09-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练习(3)
5 . 建筑中的历史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建筑凝结了文明属性,见证了文明兴衰。某考古杂志旗下摄影团队远赴世界各地寻找优秀历史建筑。

活动一:寻迹世界物质文明遗产

1.帕特农神庙石雕:
《半人马与拉庇泰人》
2.庆州瞻星台遗址3.早期佛教建筑桑奇大塔
4.万神殿5.大津巴布韦石头城6.羽蛇神金字塔
(1)请帮助考古团队将以上建筑文明成果与其所反映的文明进行匹配。(填涂字母)(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代朝鲜文明
E.古代希腊文明
F.古代罗马文明
G.古代中美洲文明
H.古代南部非洲文明

活动二:寻觅上海历史建筑


(2)以下是上海公共考古团队所按寻的部分上海历史建筑名录之一,请按照其所呈现的历史价值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A.沙逊大厦(现外滩和平饭店北楼)
B.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C.轮船招商局大楼(现为招商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楼)
D.《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E.上海解放纪念碑
F.江南制造局(现为江南造船厂)
革命活动遗存____________
工业建设遗存____________
殖民扩张遗存____________
2023-08-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末
6 . 救亡图存的努力。“救亡图存”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之一,不同阶层开展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探索。

(1)近代以来,不同阶层开展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探索。请将上述六则材料中所涉及的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字母)。
(2)上述六则材料不能涵盖完整的“救亡图存”的全部史实,你觉得还可以补充哪些重要史实,并说出你的依据。
(3)将上述救亡图存运动进行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理由。(不少于4种分类)。
2023-08-0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考试历史试题
7 . 红色的轨迹。在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暑期将至,小汤决定沿着革命先辈的轨迹进行一场红色旅游,以下是她搜罗的景点。(     

(1)请将各景点和与之相关的时间相配对。

(2)请补全以下景点的介绍语。

(3)共产党史上存在两次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还有一次是____,请简述后者具体内容和转折意义。
2023-07-0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1)材料A的翻译者是(单选)
A.陈独秀B.陈望道C.李大钊D.李达
(2)材料H的作者是(单选)
A.林则徐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
(3)请将以下历史言论与相关的材料一一对应。
①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日民权,曰民生。
③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4)请将上述资料所代表的探索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
(5)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归纳中国探索之路发展的特点。
2023-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填入正确的史实,完成下列提纲。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1)开始:1919年,___________爆发,标志着渐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三)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
1___________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___________的创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3)由于“左”倾错误,红军被迫长征;___________会议后,毛泽东重新开始指挥红军。
4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四)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___________;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2)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五)___________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___________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历史阶段。
2)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应选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写字母)(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土豪,分田地”
E.“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1935年,朱德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第一次提到“长征”一词,他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而国民党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你如何看待国共双方对“长征”表述的差异?
2023-05-2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届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八校高三联合调研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