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22年10月16日-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如图时间轴①②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B.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明确提出党的革命纲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D.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推行“三三制”加强民主政权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07更新 | 423次组卷 | 59卷引用:新疆喀什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罗家伦说:五四以前“受了多少压迫,经了多少苦战,仅得保持不败”; 而五四以后则“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B.实现了政治斗争目标
C.获得了群众广泛支持D.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
2022-12-24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对其曾评价说:“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胡适这一认识的变化反映了(     
A.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B.历史解释受阶级立场影响
C.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D.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

6 . 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 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 马克思研究专号” 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 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022-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共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准确和科学的认识
B.客观分析了农民阶级困苦的原因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把农民运动作为其中心工作
8 . 李大钊说:“孙先生,我已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一个党员了。”孙中山说:“这不打紧, 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与这一对话内容相关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国民党“一大”D.第二次国共合作
9 . 郭富斌老师在《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难题与破题》一文中设计出了一连串以“梦”为话题的小主题,如“鸦片战争——天朝梦的破灭、太平天国——天国梦的破灭、甲午战争——帝国梦的破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古国梦的破灭、辛亥革命——王朝梦的终结、五四运动——民主梦的觉醒”。据此推断,郭老师确立的近代中国历史政治主题是
A.推翻帝制B.走向共和C.曲折前进D.揖美追欧
2020-03-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9-03-01更新 | 1230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