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然而两者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渐行渐远。“问题与主义”之争便是此种意象之呈现。

材料一 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所以我现在奉劝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胡适1919年7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若在有组织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很敏活,只要你有一个工具,就有你使用他的机会,马上就可以用这工具作起工来。若在没有组织没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已闭止,任你有什么工具,都没有你使用他作工的机会。……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可是专取这唯物史观的第一说,只信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

——李大钊1919 年 8月《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李大钊的观点进行阐释。
2024-05-1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3高一上·天津·专题练习
2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材料二   

材料三   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
2023-1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30年,中共中央基于革命发展形势和建立全国各苏区统一的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需要,决定当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为“一苏大会”)。由于反“围剿”等原因,“一苏大会”被推迟;直到1931年11月7日才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毛泽东等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摘编自陈安、谢晨《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预演》

材料三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四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3-03-02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4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它从1924年1月至1926年9月共培养了约八百名学员,其中大部分回乡担任各级农民运动特派员,奔赴各地宣传革命思想、成立农民协会,领导革命斗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形成B.促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C.助推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D.象征人民民主政权的正式创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07更新 | 434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0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上海(嘉兴)一瑞金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对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2022-11-19更新 | 108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习近平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阅读“近现代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答问题。



(1)概述ABCD四个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并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21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将下列史实与图中字母相对应。
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图中的(     )处。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图中(     )处
⑧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召开是在图中的(     )处。

材料三: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形成了的自己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内容。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生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飞跃的主要原因。
2022-03-0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9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中国工人运动迎来第一次高潮。这次工人运动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直系军阀吴佩乎镇压而告结束。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A.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心工作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C.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D.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0 . 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所夜校开学,在晚间给工人补习文化知识。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达到1000余人。工人夜校的兴办
A.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了条件B.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C.使半工半读教育实现常态化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