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23年,孙中山决心学习苏共的组织,“以党建国”“以党治军”“以党治国”。1924年,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改组完全是苏共模式的翻版,强调民主集权制;对三民主义的解释几乎全面套用了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此举旨在(     
A.走苏俄城市革命道路B.效法苏联以开展国民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D.改变打倒军阀的斗争目标
2024-05-0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6年,瞿秋白总结五卅运动时指出:资产阶级软弱退让,使罢工斗争遭受挫折,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小资产阶级的犹豫畏怯,足以“证明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取得指导权之必要”。这一论述产生的原因有(       
①无产阶级与广大农民有天然的联系       ②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
③工人阶级是重要及可靠的革命力量       ④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5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3 . 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所属许克祥部“搜捕共产党徒三千余人,封闭共产党机关七十余处”,同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指责工农运动“阳冒国民革命之名,阴布全国恐慌之毒”。这表明(       
A.中国的革命局势不断恶化B.中共革命路线已经调整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D.国民革命运动处于高潮
2024-03-21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降,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末世。经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之后,在接踵而至的战争和外交危机下,封建落后的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嘲笑的对象,代之而起的是屡次被打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弱国形象……由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总体目标更加迫切、仁人志士的救亡运动充分构建了近代中国的正面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优秀品质。总体上而言,近代中国国家形象在正反两面因素交织下呈现的主要还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形象,处于国家形象的“沉沦”时期。

——摘编自江轶《论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构建》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 实现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40多年来, 中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的生机活力,呈现出一种“强起来”的国家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愈来愈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推动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蒋积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新中国国家形象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024-03-14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19题 中国现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四运动后,北京商会召开全体大会,提出以下主张:(一)请各行速开会议,宣示各商号,一律停运日货,私运者议罚;(二)不用日本银行钞票;(三)不阅日报,不登日报广告。同时公决两种抵制日货办法:一是调查,凡日货之名称牌号样式,调查清楚后便不再贩卖;二是陈列,即将日货聚集一处陈列,使人一望而知,不再购买。这些主张(     
A.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B.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C.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D.迟滞了半殖民地步伐
2024-03-12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国民党一大上,中共党员代表占到了国民党一大总代表人数的约13%;中共党员在大会产生的中执委正式和候补委员中,占到了25%。中央党部的7个部中,中共党员占据了2个部长,3个部长秘书(相当于副部长)的职位。这表明(     
A.党内合作得到贯彻落实B.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中共党员发挥主导作用D.三大政策得到全面执行
2024-02-29更新 | 268次组卷 | 6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2024·辽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信件中所描述的事件(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奠定了国共合作基础
C.推动了解放战争胜利D.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024-02-25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历史试卷评析
9 . 1919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在《民众大联合》一文中指出:“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所以要有群,要有社会,要有联合,是因为想要求到我们的共同利益”“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毛泽东这一认识(       
A.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B.凝聚了志同道合者参加国民革命
C.使无产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D.为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2024-01-02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8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学术史的角度考量既往的新文化运动,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于具有深远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学术研究较为充分,成果丰富。对“五四”期间各地所呈现的“新思想”研究也有涉及,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事实上,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运动本身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起初的地域范围,一大批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学者,怀揣着“民主”“科学”的理想奔赴各地,奔走相告,积极推动着新文化运动在各地的广泛传播,推动着各地新文化运动发展,实现了“新文化”运动在各地的新高潮。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在校长经亨颐的领导下,成为宣传新文化思潮的重要场所。在“一师风潮”的推动下,浙江思想文化界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新旧思想相互荡涤,“新思潮”获得了广泛传播。

——摘编自江齐里《“五四”期间浙江新文化运动研究——以“一师风潮”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15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