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于中国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当时日本政界认为它是“美英唆使下的排日运动”。该事件发生当天(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七日)《大公报》有关该事件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天津各校校长请释被拘学生》等。据此可推知,该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D.脱离中国民主革命实际
2024-05-26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6年10月,武汉三镇为北伐军占领后,革命气氛急剧高涨,武汉工人、学生反帝热情高涨,不断地与英租界警察及英国义勇队(殖民者武装)产生摩擦,双方敌对情绪与日俱增。12月26日,武昌、汉口各界民众共三十余万人举行反英集会,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租界”。这表明(     
A.国共合作激发工人学生反帝热情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国民革命形势发展助推利权收复D.北伐进军引发英国武力干涉
2024-05-23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分部,其主要工作是: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创办一批工人阅读的刊物。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B.巩固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D.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024-05-20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然而两者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渐行渐远。“问题与主义”之争便是此种意象之呈现。

材料一 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所以我现在奉劝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胡适1919年7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若在有组织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很敏活,只要你有一个工具,就有你使用他的机会,马上就可以用这工具作起工来。若在没有组织没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已闭止,任你有什么工具,都没有你使用他作工的机会。……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可是专取这唯物史观的第一说,只信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

——李大钊1919 年 8月《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李大钊的观点进行阐释。
2024-05-1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4年7月,孙中山在农讲所毕业典礼上说:“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数,所以农民就是中 国的一个极大阶级。要这个极大阶级都能够觉悟,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 才是彻底。”这反映了孙中山意在(     )
A.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B.支持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经济上主张耕者有其田D.动员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2024-05-14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倒计时9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该时期是(     
“中俄联合万岁”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
“反对苏联便是赞助帝国主义”
“反抗军阀政府的苛捐勒税”
“全体农民起来反抗贪官污吏劣绅土豪”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4-05-14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近代某宣言指出:“中国以内,自北至南,自通商都会以至于穷乡僻壤,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类皆相同,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该宣言(     
A.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B.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肯定了工农民众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024-05-1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国歌中的历史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歌曲,其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中国古代没有国歌,自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留学生和驻外公使的派遣,身处异域的中国人日益意识到国歌的重要性。近代中国国歌几经转变,某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

材料一   法国国歌《马赛曲》(1792年创作,1795年确定)曲谱及歌词(节选)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上兵嗥叫祖国土地,他冲到你的身边,杀死你的儿女和妻。

武装起来,公民们!

(1)《马赛曲》的创作者法国人鲁热·德·利尔(1760—1836)可能的经历包括 (单选题)(     
A.听闻英国爆发“光荣革命”B.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
C.见证《人权宣言》的颁布D.翻译《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111912年间,中国两个政府颁行的国歌(节选)

国歌

甲: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国歌

乙:巩金瓯,承天博,民物欣凫藻……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2)请根据歌词内容,判断材料二两首国歌分别来自清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哪个政府?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三   中华民国国歌《三民主义歌》(1924年创作,1930年颁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3)有关《三民主义歌》叙述正确的有 (双选题)(     
A.该歌创作时的时代口号为“打倒列强除军阀”
B.该歌反映出当时中国全面西化的时代潮流
C.该歌成为国歌时国共两党正处于合作期间
D.将该歌颁行为国歌的政府为南京国民政府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49年确定)曲谱及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4)《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单选题)(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国歌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人在北伐战争回忆录中写道,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乡土观念及厌恶北军之心理,有助于国民革命军甚大,一旦北伐军出长江后,北上至黄河流域,这些有利条件逐渐淡化,反之北军的乡土观念加强了,故用兵亦渐困难。这反映了(     
A.南北地缘因素对北伐战争的制约B.工农运动影响北伐战争走向
C.政治宣传对动员民众的作用突出D.革命统一战线存在分裂隐患
2024-05-0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