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实现革命阶级联合D.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2017-04-0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2 . 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共成立后,要进行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
2017-03-10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3 . 在国民党二大上,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闭幕词中说:“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广东。……要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前,至少能够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放在本党主义领导之下。”为此,中国国民党
A.兴师讨逆,发动“二次革命”B.挥师北伐,推进国民革命
C.宁汉合流,完成国家统一D.联共抗日,维护民族独立
4 .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长沙近郊菜园农民进城卖菜,老被警察欺负。现在,农民可找到武器了,这武器就是三民主义。当警察打骂卖菜农民时,农民便立即抬出三民主义以相抵制,警察没有话说。”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 .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C.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0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备作业)
7 . 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8 . “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