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直接冲击下,“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指向,成为影响至今的话语表述。从该词发端至今,其内涵释义经历了多次再生。

“汉族”指向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中提到“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
“五族”指向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际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国族”指向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阐述道:“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
“民族”指向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对于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中就明确了“凡是中华民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观点。
“宗族”指向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明确指出,在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五族”不应称作”民族”,而应称作“宗族”。之所以称“五族”为“民族”,本身就是帝国主义瓦解和分化中国的阴谋。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对其民族观进行解读,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解读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 .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
地区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A.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B.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D.《新青年》主流价值发生转变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

中共一大
1921年的中共一大党纲是一份兼具纲领与章程性质的文件,它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阐明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指引党开始探索革命道路。

中共二大至六大
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至五大,没有制定新的党章,但是进行了部分的修订。修订中严格了入党手续,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重视党支部的作用,明确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在革命低潮时期制定的六大党章,突出规定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不足,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

中共七大
1945年的中共七大党章,是党在共产国际解散后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它增加了具有“前提与总则”身份的总纲。党章第一次确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标志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成为指导全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蒯正明《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演变与党的发展》等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历程。(要求:概括阶段特征,分析原因,解释意义;最后阐述总体认识)

4 . 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多次修订有关基层组织的内容。

会议

党章中关于基层组织的部分内容

中共一大

1921年)

七、有五名党员的地方可建立地方委员会

中共四大

1925年)

第五条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其附近,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支部人数过多时,得斟酌情形分为若干小组

中共六大

1928年)

第十八条支部任务:支部为使与工农联系起来的组织

中共七大

1945年)

第四十九条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支部

第五十二条支部必须使人民群众与党密切结合起来

中共八大

1956年)

第五十二条……支部的任务是:……(五)领导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六)领导群众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劳动纪律,保证完成生产计划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第三十二条……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求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①

中共二十大

2022年)

第三十三条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注:①由于其他企业,如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企业集团中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中共十四大未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党章修订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党章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规定的变化。

5 . 中共一大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因此关于她的召开日期众说纷纭:“一大”的亲历者张国焘说是6月底,陈潭秋则说是7月底。抗战时期,中共将党的纪念日定为每年的7月1日。学者邵维正查阅了相关的苏联档案、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当时的报刊杂志等多种史料,考证出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23日。这一结论被学术界和中共所认同。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带有主观色彩,原无真相可言
B.历史解释应该允许而且提倡多元化
C.历史研究应该对多种史料进行考辨分析
D.历史研究只有结合亲历者的结论才可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与评价(1919—1949)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不甘服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双重的压迫。自然发生的一种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政治的民众运动。——192554日《民国目报·五四纪念的感想》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1925年张大雷《五四运动意义与价值》
五四运动是民众对外交事件的直接行动,这种直接行动“在军阀专政时期,是家常便饭”,现在,国民政府秉承“平等待我”的方针与外国交涉,民众的直接行动实在不能用而且用不着了。
——192853日《民国日报·五四纪念宣传大纲》
在各学校中,利用“五四”的意义去召集学生群众大会,举行同乐会表演戏剧等。去揭破国民会议的欺骗,反对国民党禁止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积极号召学生群众反对国民党、改组织、第三党等的一切活动。
——1931年《共青团中央局五月工作决议》
五国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这一个支流,仍旧汇宗于国民革命的大海。所以‘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
——194354日《中央日报·国民革命与五国运动》社论
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和干部。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进行解读。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5月李大创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样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说出“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022-01-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共和制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第二次革命高峰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106日晨6时,举行“中华门开幕”仪式。晨7时,举行追祭先烈仪式。上午,北京政府举行阅兵仪式,参加检阅的各部军队约22000余人。此日,京中各官署均放假一天。“悬旗结彩”是庆祝国庆的重要形式,也是表现国庆气氛的最主要的装饰。天坛则在1012日开放三天,“俾便游览,而伸庆祝”。时有论者称:“吾知民国之前途,如时之方春,如日之始生,如木勃发,如草怒生,一载而匍匐,两载而充韧,三载而独立,四载而强盛,五载与列强握手,十载而享环球一等国之隆名。呜呼!可敬哉革命之效果!呜呼!可爱哉民国之前程!”举国同庆。

1916年的民间国庆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热烈空前,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国庆活动的规模和形式。与形成对照,北京官方的国庆活动简单。官民一体共同庆祝的情况不复得见。

19191010日,北京学生以向民众散发纪念面包、传单,游行演讲等活动纪念国庆。学生们决定将定做的面包打上写有各种口号的“图章”,如“共和国万岁”“双十纪念”“劳工神圣”“普遍选举”“自由平等博爱”等等,“接面包者非常踊跃”。学生们的这些活动受到警察的组织,双方发生冲突。

——摘编自李学智《一九一0年代的中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庆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下图为1984年国庆,北大学生打出的标语。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三次国庆活动的特点。任选一次国庆活动,分析其与时局间的关系。
(2)请对1984年国庆标语进行解读。
2022-10-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
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
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
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
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

A.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吸引入学人数达到顶峰
B.学员中政治组成成分相对单一的是第三期
C.第五期低毕业率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和政治分裂
D.第六期高毕业率主要原因是工农运动的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