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

省份

名目

奉天

直隶

山西

江苏

广西

云南

岁入总额

12393554

9342163

7335692

16777315

4104141

2218068

岁出总额

10131248

10961692

8021263

14892393

7469452

4260138

军费

6918538

6692844

5636044

6122374

5673435

2131416

该表可论证(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       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       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1919年,哲学家张东荪在《第三种文明》一文说:“这次大战把第二种文明(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破绽一齐暴露了,就是国家主义与资本主义已到末日,不可再维持下去了。”此观点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中国救亡途径面临转向
C.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D.中西方文明冲突加剧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1922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曾刊登过某研究会的研究方法,摘引如下:“A劳动运动研究……B《共产党宣言》研究;C远东问题研究”。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A.民国初期维护共和的斗争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1921~1927年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和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据此可知(     
时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
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
全国党员人数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
出席大会代表人数13人12人30多人20人82人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B.大革命推动了党的自身建设
C.党积极探索创建人民政权D.党在初建期经历了重大挫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贫农,因为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权。”这一认识(       
A.强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B.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为新革命道路开辟提供支撑
7日内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指出,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其“政治的结果”是“‘大···主义’(专制)失败,民主主义战胜”,“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而二者都是“庶民的胜利”。据此可知,李大钊(     
A.赞扬了协约国胜利的伟大意义B.指明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新方向
C.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D.阐明了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截至1927年4月,湖北省各地已发展工会会员40万余名,共青团员2万余名,农协会员171万余名,妇协会员3万余名,1927年7月,湖北省69个县、市中,已有65个县、市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除武汉三镇外,各地特支以上党组织所属支部约500个,党员增至1.7万余名。这表明(       
A.革命形势助推进步力量成长B.国共两党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D.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得到纠正
8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被不断地传诵复制,更被拍成电影。但学者查遍资料档案,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对此,从史学研究角度上,我们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顾维钧的精彩发言已经传播开来,宁信其有
B.影视作品都夸大了历史事实,没有研究价值
C.研究顾氏从法理上驳斥日本的材料更有意义
D.这句话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仍具有史学价值
2024-06-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9 . 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这段时间是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56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之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以实力赞助学生
57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19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亦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于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常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放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的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展,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举措,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从“战争与文化重构”的视角,指出材料三中“这场革命”的国际背景及“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反映的实质任务。
2024-06-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一历史判断的演变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

概况

1921年

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

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

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共产党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开辟了中用特色革命新道路B.放弃了民主革命领导权
C.顺应了民主革命发展的形势D.逐步确立了其奋斗目标
2024-06-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