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图)。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劳动力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发生,逃避斩获
D.国民经济崩溃,学业难继
2 . 罗家伦说:“学生是运动的先驱,是最先觉悟,最早奋起的力量。他们无所倚傍,赤手空拳,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奋斗。这显然是极可贵的牺牲精神。”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 . 1919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道“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
A.进化论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D.十月革命经验
5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019-08-24更新 | 254次组卷 | 70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一战结束后,“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
D.第一次国共合作
7 .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8 . 民国八义高以下三则材料都记述了民国八年发生的事件。

材料一   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

——《申报》时评

材料二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

5月6日;“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

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

5月7日:“特别是像美国人参与经营的中美通讯社发表了国民自决会等排日运动机构的电报和宣言书,借此机会将上海发起的排日运动推广到南方各地。”

材料三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七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6月2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民国八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出判断的依据
(2)概括国内外各方对此事件的不同看法。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各方对此事件的看法?
9 .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