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   (中国)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他(邓小平)以极大的勇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启开了人们僵化的思想闸门……解决了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民日报》1993年11月5日第5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走相反的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2023-12-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一统志》历经三修,从康熙至道光五朝,蕴含着中国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三藩战争结束后,每一地区均被载入一统志,以从观念上确认疆域统一,“奉命开馆纂修一统志书,适台湾、金门、厦门等处已属内地,设立郡县文武官员,请救礼部,增入通志之内。”雍正时,完成了对“大一统”理论的论证,提出“中外一家”,正面批判“华夷之辨”;嘉庆重修一统志,整个西北、北部地区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中。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是对“大一统”理念划时代的突破,也是“中国”概念演变的重要例证。

——摘编自李金飞《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的变革》

材料二   1924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一《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材料三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解决台湾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意义的认识。
2023-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四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孙中山先生主要活动
1894年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建议
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05-1911年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1917年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列举孙中山先生生平资料的搜集方法。
(3)谈谈孙中山先生的奋斗历程给你的启示。
2023-07-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材料二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节选自20199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1)某班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进行研学实践活动。请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个纪念馆作为研学实践的目的地并作简要介绍。(明确指出纪念馆名称,介绍内容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的时代价值。
5 . 近代中国风云跌宕,仁人志士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初次之失败也(指兴中会成立后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北京学生罢课被捕,胡适和李大钊就此争论。地点:北大红楼)胡适:我们真的不能蛮干下去了,...如果我们不实行总罢课,如果我们采取一些缓和的办法,我们北大不至于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爱国有很多途径,救国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我听说你最近一直在鼓吹俄国革命,说我们中国人必须要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很危险!

李大钊:有什么危险的呢?我劝你也不要总盯着美国人的路,不要总信奉杜威的那个实验主义。

胡适:我的建议是我们要取消罢课,我们要给政府一个台阶下。

李大钊:绝不能取消罢课,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采用更加坚决的方式去斗争。

——《觉醒年代》台词

材料三   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红军是工人取得政权后的军事组织;农民虽然在农业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立的成功。主要的是要加紧城市工人的组织与斗争,必须城市工人革命高潮峰起,才能够得到城市及农村苏维埃及赤卫军的组织。

——《陈独秀著作选》

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举国舆论”的变化,并分析“差若天渊"的原因。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双方的根本分歧。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其中一种分歧谈谈你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23-03-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历史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中华民族本部多为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为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轻。

——《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1912年)

材料二   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治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国民党敢郑重宣称,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概括材料一中民族观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民族观。
(3)相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民族观有何新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并谈谈你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2023-02-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并谈谈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
某同学在准备“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与材料搜集工作,首先他整理出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如下: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完成材料目录填空(填写字母)
A.改革开放
B.列宁主义
C.战时共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E.苏东剧变
F.空想社会主义
G.新经济政策
H.巴黎公社
I.毛泽东思想
J.五四运动
老师看过材料一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后,认为还需要增添“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艰难选择与必然结
果”这一子目作为补充,他又找到了下列材料:

材料二:“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万国公报》第121期(18992月)

“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

——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1904214日)

“(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其批评》(19121014日至16日演说词)

材料三:“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30日)


(2)你认为材料二与材料三叙述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由
2023-01-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乃遭遇到暂时的失败。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在此次失败中,受到很大的打击,中国资产阶级(非买办豪绅阶级)也受了打击。但最近数个月来,工农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组织的城市罢工和农村暴动,在南北各地发展起来。军阀军队中的士兵因饥寒而酝酿着很大的不安。……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这种革命的实际运动,在一九二八年五月……以后,是一天一天在发展的。

——摘自192810月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毛泽东对民主革命形势的分析。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毛泽东观点的认识。
2023-01-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