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三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并谈谈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 . 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将下列史事发生时间与时间轴上表示年代的数字相匹配。
A.渡江战役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E.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发展富强之路。以下是华政附高高一年级小王同学据此制作的大事年表。

序号

重大事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请将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与上述有关的史事相对应。
A.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B.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D.决定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一化三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过程”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试举两例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史实。
(4)“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历尽坎坷,复兴之路从未红毯铺地、一帆风顺。”综上所述,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一特征的认识。
2023-01-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维护国家主权是国之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1月,英国水兵因武汉民众集会庆祝国民政府迁汉和北伐胜利,刺伤中国民众数十人。事件发生后,武汉各团体代表商定对英办法八条,30余万市民举行反英大会,促使政府积极交涉,最终收回汉口与九江英租界。国民政府收回汉潺租界,迈出了中国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重要一步,对以后中国打破不平等条约的桎梏,争取民族平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9101日,周恩来发出致各国公函,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收回汉将英租界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选取某一史实说明新中国外交是如何践行这一方针的。
(3)综上,就如何维护国家主权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30年,中共中央基于革命发展形势和建立全国各苏区统一的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需要,决定当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为“一苏大会”)。由于反“围剿”等原因,“一苏大会”被推迟;直到1931年11月7日才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毛泽东等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摘编自陈安、谢晨《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预演》

材料三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四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3-03-02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掌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为主题开展党史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群英结党救中华

材料一


何红舟、黄发祥油画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2009年)


(1)“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绘画作品可以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为什么以“启航”命名。
【任务二】改天换地兴伟业

材料二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共八大召开
19491950195319541956
(2)材料二是某同学梳理的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兴伟业”的大事记年代尺,但是内容还不完善。请为该年代尺补充一件“大事”(包括时间和事件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大事”写一段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可以围绕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任务三】踔厉奋发向未来

材料三       “数”读非凡十年(20122022年)

序号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
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1016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4中任选两项相互关联的内容,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谈谈你的感想。(要求:写出关联内容的序号,主题明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永认无产阶级专政,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二   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材料三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色歌谣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的?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对资产阶级的分析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3-0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主城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一】学史明理

材料一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

名称目标结果
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建立理想的“天国”1864年被清政府镇压
戊戌变法通过改革,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1898年,“戊戌政变”
辛亥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理。
【主题二】学史增信

材料二   194019日,毛泽东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论》的讲话,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2)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对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加以分析,并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主题三】学史崇德

材料三   陈延年(1898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夏,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多次提出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同妥协势力坚决斗争。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之下,陈延年被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展现了顽强的意志,毫不妥协,最终壮烈牺牲。

——摘编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陈延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延年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主题四】学史力行

材料四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9日)


(4)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就青年学生该如何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阶级

努力

结果

1861—1895

洋务运动

失败

1901—1911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失败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

失败

资产阶级

1895—1898

维新变法

失败

1901—1912

辛亥革命

失败

无产阶级

1919—1949

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主题。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题的认识。
9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会议

内容

出处

1921

中共一大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持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1922

中共二大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象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革命纪念馆是纪念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了解光荣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出的突出历史功绩。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程,谈谈你的历史认识。
2022-07-0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欧美式的坐标和现代化的成分,因此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诚然辛亥革命没有能够走到底,走到它希望到达的那一步,诚然革命后的共和时代瞬息夭折,现代化的进程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难道不觉得“毕其功于一役”的标准实在强人所难,难到近乎苛求前人。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究竟是什么?……它不只是打落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材料二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三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为叙事空间。这是一个国运飘摇、民不聊生的艰难时世。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旧中国的面貌,面对贫穷落后愚昧的现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有人迷茫,有人愤怒,有人消沉,有人奋起。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一代先进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国救民之路的艰难探索。

——《<觉醒年代>: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人民日报》202122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核心内容。
(3)回望1915到1921年这一段艰难时世,历史对革命政党做出了选择。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4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