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的决议案指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     
A.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D.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2024-01-30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相关史料24日,未署年月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6月8日《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6月26日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学者推断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A.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B.《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D.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2024-0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学者王奇生指出,1915—1925年间中国三次声势浩大的集体运动(即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就动员规模而言呈现出递增的态势——“事件”—“运动”—“革命”,而这三次危机的“口号”却呈现出“亡国”—“亡省”—“亡人”的递减格局。造成这种演变的重要原因是(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不同B.列强殖民侵略力度增强
C.国民民族主义意识逐步提高D.共产国际的介人与指导
2023-12-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3-24高三上·河北保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陈独秀在《中国农民问题》中提出,农民群众是国民革命的一种伟大的潜力,“在中国目前需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国民运动中,不可漠视农民问题”。李大钊在《农民与土地》中,赞扬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号召革命者要到农村中教育引导农民。上述主张(     
A.指出了统一战线存在的不足B.推动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强调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D.利于革命运动取得重要成果
2023-11-01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3年1月,共产国际认为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国民革命,因此,中共与国民党“互相配合行动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这一主张遭到包括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等中共委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孙中山和国民党仍幻想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因此对与国民党的合作持悲观态度。这一冲突(     
A.说明国共合作不可避免B.表明国共合作困难重重
C.预见到国共合作必然破裂D.体现出共产国际过度干预中国革命
2023-05-26更新 | 264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思考新的谋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出的。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战结束后,华工仍继续留在欧洲清理战场,参与战后重建。当华工获悉日本强迫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对山东权益的控制权时,向中国代表团递交请愿书,要求绝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对蔡元培等社会精英而言,中国社会改革与国人出国息息相关。他们提倡国人到国外工读和积极帮助在法华工。借助华工来改造中国也是中国未来领袖毛泽东、周思来等人青年时代的理想和志愿。华工归国后成立了自己的现代工会,自己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一战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023-05-06更新 | 46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军事冲突、外交斡旋、经济纠纷及爆炸性事件等因素是历史大海表面的波峰浪谷,而工业革命及科技发明、近代殖民主义、民主义浪潮、国际关系中强权法则、追求强大的心理目标则是大海深处那巨大的暗流。前者对历史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而后者则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

——摘编自倪乐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考》

材料二   一战时期交战双方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力量对比(包括美国但不包括俄国)

项目集团

所占百分比(1913年)

钢产量(1913年,单位为100万吨)

总工业潜力指数(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

协约国

51.7

44.1

472.6

同盟国

19.2

20.2

178.4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并且这种影响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多向的,这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政治时机,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3·宁夏银川·一模
名校
8 . 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
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
2023-04-06更新 | 1489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北京东城·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面是关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介绍,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由共产党人倡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主办
•1924-1926 年共开办六届。学员毕业后,大多回到原籍农村向农民宣传革命理论,开展农民运动
•学员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占多数,其他为进步学生、青年运动积极分子等
•彭湃、毛泽东先后主持,并讲授《马列主义浅说》《中国农民问题》等课程
①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②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开展
③推动马克思主义由城市向农村传播
④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01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D.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2023-03-26更新 | 73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