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下半段要说的是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想诸君骤然听着这个标题,总不免有几分诧异,说是现在人民痛苦到这步田地,你还在那里乐观,不是全无心肝吗?但我从四方八面仔细研究,觉得这十年间的中华民国,除了政治一项外,没有那一样事情不是可以乐观的。

材料二   我们国民多半拿军阀当作一种悲观资料,我说好像怕黑的小孩,拿自己的影子吓自己。须知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就是不推,他也自己要倒,不过推他便倒得快些,不推他便倒得慢些。

——以上材料均选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这个“底”出现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近代中国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跃出这个“谷底”后,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摘编自张海鹏《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 新课标新教材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


结合所学,编写①子目下的课文内容。(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逻辑通顺,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 200 字左右)
2020-08-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普遍视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它意味着思想的自由,人性的解放和理性的复归,但同时很多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非但没有造成文化断层,还发展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必须改造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内发性,可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内蕴生命力的现代表征;在基本的精神方向上,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摘编自《五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一点思考》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五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5 . 近代西学东渐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经历了“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的过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叙述这一过程

2020-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三区高三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6 . 思想的引领

古今中外,思想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春秋战国以来,儒、法、道三家对古代中国的治世之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领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武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以上一例,谈谈你对“思想的引领”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300~400字)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在谈到近代中国思潮演变时指出:在五四运动的前夕和初始阶段,启蒙没有立即被救亡所淹没。相反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张,不胫而走。救亡把启蒙带到了各处,启蒙又反过来给救亡提供了思想、人才和队伍。二者相得益彰,终于给整个的中国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不过,这种良好的情景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五四以后,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走的是这样两条路:要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参加革命斗争,救亡图存;要么继续从事教育、科学、文化等启蒙工作。……然而出于救亡、革命和战争的现实要求,在共产党所坚持的道路上,从其建党伊始到延安整风,都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中彻底否定无政府主义鼓吹的那种绝对个人主义,同时也否定了自由主义所倡导和追求的种种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属于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体系中的许多东西。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疾苦压倒了一切,最终也压倒了启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救亡与启蒙”为主题谈谈你对该学者观点的看法。(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一书中对五四运动按下面3个系统来展开阐释与评价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
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存在着3种不同的五四话语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化派有关五四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话语系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9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红色精神具有多元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红色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北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红色精神与精神核心”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道: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或许我应该更广泛地说,伟大的思想家一是能对新事物或在新背景下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顿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



请结合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学知识,运用图中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展开阐述。(注:需运用以上全部历史事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