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坚持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奋勇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其中,既有历经挫折而毅然奋起,亦有乘势发展而铸就辉煌;既有顺境之中阔步前行,亦有逆境之中绝地重生。百年党史,既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史,也是救国、兴国、强国的国家建设史,还是带领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复兴史。

——摘编自申富强《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年党史发展关于民族复兴史中任选两个阶段进行阐述。
(要求:写出阶段标志并做简要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2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1912年至1928年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时期叙述的。这16年的历史,理所当然地是古代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的继续和发展,但它既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就会有它独具的特点,有它展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它既为未来开辟道路、提供条件,也为未来设置局限。因此这段历史和任何一段历史一样,是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总结的。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北洋军阀时期与近代化”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决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从材料所列十个方面的经验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该经验的认识。(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28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时间主要经过
五四
运动
1919年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的爱国行动发展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一二·九
运动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引发了全国性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五二○
运动
1947年5000多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遭反动当局镇压;同日,北平7000余名学生也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示威大游行。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四一
惨案
1949年南京中央大学等11所大专院校学生及部分教职员工6000余人举行大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遭镇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国民卷)》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前)

材料二   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大张旗鼓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看中了马克思主义能够彻底满足中国革命的需要。李大钊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远在法国的蔡和森致信毛泽东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摘编自陈晨、徐方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前)”作出合理解释。
6 .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立新中国,28年间,党召开了一次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作出的决策,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推动了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图片是部分重要会议的会址,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一大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任选一处会址,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用以下开头续写解说词。
(说明:可从图中任选一处会址,也可自选一处会址,介绍中共相关会议。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开头: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会址,该会址位于省(直辖市)。
2023-07-1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提取材料任一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 明确,论据准确,论述充分。)
2023-07-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部分

会议地点时间主要内容
一大1921年上海嘉兴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七大1945年延安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大1956年北京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十三大1987年北京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十四大1992年北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1997年北京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选择一次会议加以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要点,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华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每课课题之下所列,为本课子目内容

——据2019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单元,自拟合适的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阐释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2023-07-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