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下表为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具有代表性的进步刊物。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后(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出版地点宗旨(倾向)
《星期评论》戴季陶等1919.6.8上海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
《少年中国》王光祈1919.7.1北京社会主义
《湘江评论》毛泽东1919.7.14长沙宣传新思想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A.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识B.革命刊物成为报刊业的主流
C.上海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D.出现探寻救国新道路的趋势
2023-02-26更新 | 516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联考一(启航卷)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50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开展的面向青年的活动,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创办了《先驱》《中国青年》等通俗的革命理论读物,同时面向青年开办补习学校,创办青年团。
中央苏区时期组织列宁学校、青年俱乐部;在团组织内,建立识字班、语书班以及各种研究小组;出版发行了《青年实话》《列宁青年》等。
A.青年积极参与救亡图存B.中共注重对青年思想引领
C.青年团的力量逐渐壮大D.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成熟
4 . 下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党员社会成分比例统计表。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因没有全国统计数字,主要是广东、湖南、江浙等地的统计。②仅据中央根据地的党员分析。)
A.“左”倾错误思想的纠正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3-09-04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菁师联盟2024届高三8月质量监测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5 . 下表所示是1919年5月的大事记。表中的内容表明当时(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爆发学生群众游行活动

5月5日

全国各界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6日

南北议和代表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1日

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中国人民通过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
C.学生的爱国运动迅速发展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学生运动相结合
2023-02-24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时代与报刊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 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如果让你在1840—191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请为这一 报刊起名,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理想主义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过去凡曾到过中国或从纸上对中国有所了解者,都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实利主义根深蒂固的种族。……太平天国无疑使这种认知来了一个颠覆。在太平天国,归根结底,对于所谓利益人们能看到什么?又能指望什么?几乎什么也没有。没有金钱,没有女人,人人不受私,乃至烟酒不沾、娱乐禁绝,不是修行,胜似修行。人所握有的,无非是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无处不均匀这样一些空洞的口号而已,然就为这些空洞的口号,万千追随者便跟在洪秀全身后,背井抛家,从荆莽丛中翻山越岭,历九死而不悔,一路杀到金陵。此事若不自理想二字求之,实难有更合理解释。

——摘编自李洁非《天国之痒》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陈潭秋生平活动年表(部分)

1896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
1911考入位于武昌的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期间受到五哥陈树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员)影响,信仰三民主义,认为救国是政治问题
1916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畅读《新青年》等报刊
1918开始研读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读》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19在武汉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并与董必武结识,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与董必武等发起成立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1943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

——摘编自《陈潭秋年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太平天国“理想主义”的纲领并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潭秋救国理想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8 . 下表选自20世纪20年代初《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反映出五四后中国(     
1920年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中明确指出:“……故中国将来发生(社会主义)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对于时局的我见》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等思想。
1923年3月瞿秋白发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东方问题之题要》等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落后被压迫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革命政党即将诞生D.进步人士探索救国道路
2023-06-16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救亡图存

材料   近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使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状况,从而开始寻求变革、谋求自强,探索现代化道路。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摘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0日   09版)


(1)请在下表①和②两处填上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下表的四个事件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其历史意义,并分析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原因。
自强运动改良主义农民战争民主主义革命
事件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10 . 下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部分期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刊名

创办者

创刊时间

停刊情况

主要内容

《秦劫痛话》

旅京陕西学生团

1919

不详

痛陈人民疾苦

迈进

汉中的旅京学生

1919

第15期后停刊

以砥砺学行,改良弊政为宗旨

《秦钟》

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

1920

6期后停刊

唤起自觉,介绍新知

《秦铎》

陕籍旅沪学生

1920

半年后停刊

反对旧制度,宣扬民主自由

《共进》

陕籍北京大学学生

1921

1926年停刊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贡献》

南开大学的几位陕西学生

1922

4期后与《共进》合刊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育革命

《新群》

上海大学陕西同乡会

1925

不详

宣传共产纲领,反帝反封建
A.陕西成为进步思想的中心B.北洋政府压制爱国学生的言论
C.探索救国之路是时代旋律D.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密切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