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1920年9月,《新青年》新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该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的《谈政治》,文章指出:“工人劳力所生产的价值,远在他们每日所得的工资以上,这工资以上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共对国情的认识加深B.新文化运动思潮发生转向
C.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觉醒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2 . 五四运动前夕,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专门介绍马克思生平和学说的文章。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开始多了起来,《星期评论》《国民》《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当时(     
A.思想文化氛围相当宽松B.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
C.五四与新思潮相互促进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 . “五四”一代革命青年狂热推崇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及其自由抗争精神。20世纪20年代初,中共党内同志以“浪漫”形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主张。延安时期,“革命的浪漫主义”被党的领袖视作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具有的精神。据此可知,“浪漫”内涵的变化(     
A.表明民众革命意识增强B.适应了现实斗争需要
C.体现民主革命的曲折性D.助推了浪漫文艺兴起
2024-05-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1920年9月,毛泽东在《大公报》上发表《释疑》一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后,政治易位,法律改观……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装在穿长衣的先生们的脑子里,而装在工人们、农人们的脑子里。”由此可知,毛泽东(       
A.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B.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
C.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不足D.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出版的某期刊的图片。该期刊(     
A.反映出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B.说明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
D.表明政府开始重视劳动者的作用
2024-03-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五四之后短短数年之内,中国出现了共产党、国家主义派、社会党、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等多种政党、团体和流派。这种状况反映了(     
A.社会经济成分复杂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盛行
C.政治局面复杂多样D.思想政治多元化的现象
7 .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五四运动”时收集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反映出当时(     
时间事件
五四之初北大校长蔡元培积极营救学生,并于5月9日递交辞呈以示抗议
5月中下旬山东各地农民响应,开展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6月5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6月6日上海各商铺出现“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6月6日上海乞丐首领通告:不准在路行乞,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
A.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社会舆论可以左右政府对外政策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已初步觉醒
2024-02-2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4年,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中提出,“这种宗法的大家庭,简直统御中国有史以来的家族生活……完全是建筑在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在分析中国的村落集产制情况时,认为遍布各地的“张家村”“李家村”等村落上还残存着原始母权氏族共产社会的痕迹。这一分析(       
A.促使了思想界认清早期社会发展脉络B.消除了对中国社会进化认识上的分歧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D.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9 . “五四”前后,国内创办的进步刊物犹如雨后春笋,多达150种。这些报刊,在大量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同时,还程度不同地宣传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这表明当时中国(     
A.白话文书刊成为主流B.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C.救国思想出现新变化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10 . 这一事件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谓的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它在政治上引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和不宁。“这一事件”(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