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图1、图2是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地区分布及工人运动次数分布的占比图。这可说明(     
A.民族经济获得独立发展B.民主与科学广泛传播
C.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原因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 .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进来了,工人阶级也进来了,女性也进来了。尽管五四运动中还没有农民阶级的广泛参与,但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农民阶级也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中来了,并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同盟军。”这充分体现五四运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D.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1-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马星驰在1919年发表的漫画,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该图反映出(       

A.德国试图强占中国山东B.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
C.国际联盟偏袒日本侵华D.反日爱国运动兴盛背景
2024-01-02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届高三1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傅葆琛在1934年出版的《乡村教育纲要》指出:“废除科举改设掌校之时,无人知乡村教育应当特别研究。乡村教育最初的呼声,始于民国五四运动。”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便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B.推动知识界重视劳工阶层
C.源于乡村新式教育的发展D.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四运动后,熊希龄、谭延闿等湖南知名人士率领湖南走在联省自治运动最前沿。其后《湖南省宪法》颁布标志着湖南自治运动达到高潮。不久,《湖南省宪法》被废除,标志着运动最终消亡。这一结果 (     
A.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B.导致了军阀割据政治格局
C.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建立D.有利于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2023-07-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国时期的译书所涉国别,不仅有英、法、美等西方强国,还有苏维埃俄国。在1912~1920年的译书中,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由过去统计年份的不到1%攀升至6.2%。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B.中国译书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国新思想
2023-04-24更新 | 11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段时期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下列“选择”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宋教仁通过议会斗争来追求民主政治
B.陈独秀通过思想革新来反对专制愚昧
C.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来救亡图存
D.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8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四次翻译高潮。其中,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对西学的翻译。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被翻译输入。这次翻译高潮(     
A.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变革B.促进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C.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D.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
9 . 五四运动前夕,《申报》对马克思主义的报道多以反映各方思想和动向为主;到五四运动期间,《申报》则多次发文报道、声援学生运动,随后又以广告的形式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刊物。这说明《申报》(     
A.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B.有效拓展了国人的国际视野
C.具有一定进步和正义的立场D.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农村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将农民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对象;关注农民切身利益,明确传播导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厚植传播根基;发挥组织建设作用,充实传播队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典范。该现象说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B.中国共产党为了尽快增强农民的文化素养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
2022-12-29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2(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