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运动,回击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此报告(     
A.直接推动革命新道路的开辟B.使中共开始意识到农民的重要
C.加速了国民大革命运动进程D.体现党对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
2024-03-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民国时期小学教科书《三民主义》课本中的内容。图中内容所反映的事件推动了(     
A.辛亥革命的迅猛发展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D.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2024-03-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按照提示填写表格
主题主要阶段重要事实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____
(填写事件名称)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
____政体。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5年,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蔡锷等人发起③____,讨伐袁世凯。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以荣氏兄弟开办的面粉厂为代表的中国
____得到迅速发展。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⑤《____》,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19年,⑥____的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21年,⑦____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中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____正式形成。

2024-03-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
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
2024-03-04更新 | 40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建党之初只有区区几十人,但在1925年末已达到万人,到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前,更是达到五万多人,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也建立了党组织。这一形势(     
A.确保了国民大革命的成功B.属于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果
C.得益于国共合作深入发展D.暗含了“左”倾错误风险
2024-03-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6 . 1926年4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一文中指出:武装暴动在城市里反抗军警比较不能时常进行时,必须要等待相当的时机,在乡村里反对土豪军阀,却可以自筑堡垒,以逸待劳。瞿秋白的思想反映了(     
A.较早的有了一定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考
B.对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分析深刻正确
C.主张在农村与城市革命同等重要
D.认为农民是革命关键力量
2024-03-0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历史试题
7 . 大革命时期,南方各省除一部分有钱有势的大士绅迁居都市外,留在乡村的小士绅或老成凋谢,或消极因循,大多丧失了完整的社会整合能力而蜕变为单纯的地主和高利贷者。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士绅阶层的因循守旧B.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C.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D.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影响
2024-03-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思想进一步完善。他认为,清朝“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正在迅速地走向死亡”。为此,他主张“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5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是他建设一个资产阶级近代化政治国家的理想的高度概括,是他政治近代化理论日益成熟的标志,也是他对中西文化“因袭”“规抚”而后有所“创获”,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结晶。

——摘编自王玉祥《孙中山政治近代化思想评析》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和新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国家,新就新在它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关于如何保证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因素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保证。

——摘编自杨胜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思想日益成熟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政治目标的不同,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2024-02-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6年12月,毛泽东说:“现在工商业的不发展,其中一大原因,即是三万万农民无购买力;而农业的不发展,即是农民无生产力。如果农民解放,农民在经济上能减少地主的剥削,必能使农业改进,而因为他们之购买肥料、农具、布草等类,工商业必同时发达。”毛泽东这一认识(     
A.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阐明了农民问题同中国现代化的联系
C.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D.形成了国共两党发展社会经济的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6年,全国罢工次数在200次以上,罢工人数达80余万。到1927年3月底,全国已有5个省成立了农民协会,有200多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农民达915万人。这些现象(     
A.体现了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B.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C.得益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