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清政府开始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军事上无论战败还是胜利换回的基本是耻辱性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表达了国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国家对临时政府的支持,临时政府承认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为了借款充实财政,袁世凯向列强出卖盐税主权;迫于日本压力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蒋介石政府主要把战略重心放在国内的“剿共”上,对日本侵略的态度经过了“妥协纵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四个阶段;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得到美国的支持,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正是由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发展利益,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摘编自罗志峰《中国近代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经历的阶段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政策不同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演变带来的启示。
2024-03-14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7年,国民政府增加中国银行的官股495万元,占总股份的1/5。1928年,国民政府又对交通银行强行加入官股2成,占总股份的1/10,并把两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到上海。1927年到1931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就发行了105 800万元的公债。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     
A.力图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表明民族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C.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D.意在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2024-03-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8年,中方加入《防止伪造货币国际公约》之际,国民政府提出保留条款,称“中国因有领事裁判存在之特殊情形,恐于执行引渡外犯时,有所室碍。若仅对于无领事裁判国人民执行引渡则颇不公平”,并声明若此,中国不负引渡义务。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     
A.印证列强在华特权的差异B.源于当时外交环境明显改善
C.蕴含着“废约”的鲜明意图D.表明公约难以约束列强行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如表是1929-1935年华商纱厂工人人均占有纱锭数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统计。这表明当时(     
时间1929年1935年
华商纱厂工人人均占有纱锭数15.33枚19.19枚
华商纱厂工人人均劳动生产率8.86件15.07件
A.中国棉纺织业规模领先世界B.列强缩小对华资本输出额度
C.中国纺纱技术实现根本突破D.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
5 . 1928年1月,毛泽东指导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等等。这反映出当时(       
A.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面积迅速扩大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被普遍接受D.中共重视劳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6 . 如图所示分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银行委员会印章。由此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A.代表工农阶级利益B.注重依法进行执政
C.是区域性民主政权D.深得农民群众拥护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2.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摘自1929年《兴国县土地法》

材料二   19378月,中共洛川会议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并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这一土地政策是符合中国共产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积极的、有原则的让步,完全符合挽救民族危亡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页川《简论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   1947年夏,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法强调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农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把土地“恩赐”给农民。但是,大纲中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的办法,不仅导致许多地区土改出现“左”倾错误,中农的利益也大受侵犯,因此,后来在新区和全国范围内土改时即加以改变。

——摘编自韩广富曹希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出现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历史意义。
2024-02-29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红军长征途经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送来粮食约100万斤,牛、羊、马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一些土司头人和喇嘛寺也送给红军大批粮食。该材料说明长征(     
A.粉碎了反动派的“围剿”B.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C.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D.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024-02-21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5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部分)

时间口号出处
1922“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
1928“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
1935“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194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社论
1946“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的谈话
1947“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中共中央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9“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新年献词

——整理自东南网《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历史口号》


根据材料,任意选取一个口号,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该口号进行解读。(要求:写出选取的口号,从口号提出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