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为1926~1931年上海主要工业品批发价格的变化情况(单位;元)。据此可知(     
棉布火柴
国产
本色布
进口
本色布
国产
毛边纸
进口
有光纸
国产进口
19265.144.7810.801.7021.7522.25
19275.415.2312.001.2624.7025.60
19285.855.2212.601.3423.5024.50
19295.985.2314.401.4522.6022.40
19305.815.3214.502.2526.7023.25
19315.5515.402.30
A.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破坏力度大B.抵制洋货运动初显成效
C.关税政策对产业推动作用有限D.对外贸易结构深度转型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对当时(国民革命兴起阶段)的国共两党来说,“合则两利”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如果一定要说谁在这中间得到的更多,发展得更快,大约只能是国民党而不是年轻的共产党。大革命为什么失败?其决定的因素是客观的力量对比。

材料二   1944年豫湘桂大溃退造成的强大冲击波,使大后方人心发生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埋下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重要种子。在全国抗战中,国民党表面上看来依然是庞然大物,但它的政治地位和受民众信任的程度,却一步步衰落下去;共产党的力量却从小到大迅速地壮大起来,并且团结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24—1944年这20年间,国共两党力量的强弱变化是客观历史规律作用的结果。从材料中任意提炼一条历史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二十年间,各种灾荒迭发,兵发匪祸不断,农民苦不堪言。从宋代开始,儒家知识分子选择将建设基层民生秩序作为其“外王”的重要手段与途径。20世纪20年代初期,深谙舆论之重要性的知识分子便以当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作为其为农村社会发声的重要舆论平台。在灾荒救济方面,他们提出了“以工代赈”之策略。在教育改革方面,知识分子更是主动投身于乡村教育,企图以改良与发展乡村教育救国。在土地制度改革上,知识分子就土地国有还是私有意见不一。但他们的建议与呼吁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局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20世纪3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重建基层民生秩序的任务中断,民生关怀热潮走向回落。

——摘编自谌月《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农村民生关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民生关怀热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民生关怀热潮的积极影响及该思潮回落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4月提议筹办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在开幕之前,在上海开展为期一周的国货运动大会,激发全社会重视国货、爱用国货、制造国货的热情;政府还颁布了《中国国货暂定标准》,成立国货调查委员会。政府还编印了《中华国货展览会纪念特刊》,还制定了会旗会徽,谱写了会歌,开幕之后,每天出版《国货日报》,在会场免费发放。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中华国货展览会于1928111日在上海南市正式开幕。展品对象仅限于国货,共分食用原料、制造原料、饮食工业品等14类。大会共征集到了全国22个省、4个特别市的共13271件展品。最多的是上海,有3798件,上海、江苏、广东、天津4个省市占了全部展品的一半以上。全场展品中,50%是原料品,40%是手工业品,机制与半机制品仅占10%。开幕之日,盛况空前,中外来宾1万多人,观者5万余,蒋介石亲莅会场举行了升旗礼。

——摘编自洪振强《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国货展览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鄂豫皖苏区规定:“凡属于宣扬孔孟之道、基督教会以及一切地主资产阶级的教材,一律不能再用。”同时,鄂豫皖苏区还编写《列宁初级小学国语》等国语课教材,其中有《地主》《红军来了》《革命三字经》等课文。这些举措旨在(     
A.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提升初等教育的普及率
C.深入推广“白话文运动”D.重构根据地的意识形态
2024-05-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观察如图,该图可用于研究(     

A.近代金融业兴起时期的状况B.国民革命时期的军费筹措方式
C.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情况D.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基本步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1年国民政府开始对(棉)花、(棉)纱、(棉)布进行运销调剂,并推广手工纺织工作。1942年,直接采取“以花控纱,以纱控布,以布控价”的办法,向纱厂发放棉花并收回棉纱,向布厂发放棉纱并收回棉布。国民政府此举主要是基于(     
A.国统区经济濒临崩溃B.政府对民族企业的大力扶持
C.国际社会援助的缺失D.产棉区沦陷和军用物资匮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度量衡法》,确定中国的度量衡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市用制为辅制,规定“凡有关度量衡之事除私人买卖交易得暂行市用制外,均应用标准制”。 该法还规定,规划度量衡事宜由工商部设立的全国度量衡局掌理,各省及各特别市设度量衡检定所处理检定事宜。工商部制定《全国度量衡划一程序》,宣布自1930年1月1日起施行《度量衡法》。依据各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情况,工商部把统一全国度量衡的程序分成三批推行。到1936年6月,除新疆、蒙古、西藏外,公用度量衡已大部统一于新制,民用、租界及外商等也渐用新制。

——摘编自刘克祥等《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度量衡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省示范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29年10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将国民党从整体上定性为“中国革命的压迫者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但同时又反对共产党介入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斗争,且不得与反蒋势力签订任何协议、做出任何承诺和给予“任何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这一指示(     
A.避免了国共关系的彻底破裂B.违背了中国革命发展实际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D.冲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024-03-25更新 | 16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4届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10 . 1934年3月,苏区各级机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省运动竞赛,党校学生、瑞金县的同志也每人每日减少二两米伙食费。“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已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这说明(       
A.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B.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C.反围剿斗争取得阶段胜利D.“左”倾错误理论得到纠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