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30年7月《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暂行土地法》中规定,“为实现保护雇农利益,救济失业贫民及组织集体农场,渐次采用新式生产方式,改进农业生产,领导农民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政府需竭力奖励提倡农业生产合作事业”。这一规定意在(     
A.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基础B.发展农业生产以促进根据地建设
C.探索农业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D.为反“围剿”斗争提供经济保障
2 . 下图为1927——1945年中共主要红色根据地山河示意图。从罗霄山—武夷山经大别山到太行山—吕梁山,由此构成了根据地的三个主要山带;这些山带两侧,江淮平原(大体以洪泽湖为中心)与洪湖则构成了中共根据地依托的两个主要河川带;冀鲁豫平原则是中共根据地所依托的主要平原地带。由此可知(     
A.中共革命力量的空间分布均匀B.抗战推动民主革命道路形成
C.太行山始终居于革命核心地位D.地缘要素影响中共力量发展
2022-12-28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普通高中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1931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股票。该股票正面为褐色石印股票名称、面额、日期、说明等内容,并印刷了马克思与列宁的头像。股票还带有六期息票。右边框内书“一、本股票不得在市面流通买卖,二、凭票向本银行支领应得红利”,并用毛笔填写股票持有人:(福建省)汀连县一区芷溪乡黄国璋。由此可知该股票的发行(     

A.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证明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C.体现了地方割据色彩浓厚D.说明它与货币属性基本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化转型的一大特征是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其原因是所有的阶级都虚弱,结果是政权落入军事集团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步步深入内地农村,地主阶级“破产”了,而新生的资产阶级“天生具有软弱性”,无力承担起秩序重构的重任;与之相关的工人阶级,同样由于现代产业数量少、实力弱,也不能肩负起秩序重构的重任,而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由于高举民族解放大旗和人民解放大旗,代表了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在校短时间内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正如政治学者邹谠所言,“中国共产党以其严密组织和逐渐强大的组织能力,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参与政治,所以在革命的过程,中国人民参与政治的方式起了数千年以来第一次的根本变化,农民及贫苦大众下层阶级都变成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不少上升为干部,最高层的政治领袖也以他们为‘参考群体’,这是共产党获胜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郭为桂《“组织起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自选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2022-10-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A.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D.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7 . 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党适时调整民主革命斗争策略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D.民主革命重心的转移
2022-07-12更新 | 138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1927年12月初,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对工人即刻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资本家财产,没收土地归农民、兵士”,“银行、铁路、矿山、大工厂大轮船收归国有”,“烧尽一切田契和债约”。这些措施(  )
A.适应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B.带有无产阶级专政的色彩
C.体现了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D.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的破裂
9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作出了没收的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而1929年中共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对富农只没收多余的土地,不过分打击;对大中小地主区别对待,给地主以生活出路。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B.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C.利于保障革命根据地建设D.意味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