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1928年3月,边界掀起了一场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风暴,井冈山人民在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后,第一次发自肺腑的高呼“共产党万岁”。正如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井冈山斗争(     
A.源于中国的革命实际B.具有农民革命的性质
C.属于旧民主革命范畴D.完成了国民革命目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日本加紧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迫害爱国人士,迫使一些进步人士离开台湾,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1932年,一批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受摧残与迫害的台湾同胞辗转进入中央苏区,受到当地苏维埃政府和各革命群众团体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仪式上,台湾同胞施月娥说:“我们定要在苏区学习革命的理论与工作,将帝国主义推翻,完成台湾的革命。”通过参观学习,台湾同胞被苏区民主、自由尤其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新鲜空气所吸引,“均一致热烈的要求留此参加革命工作”,并如愿以偿。

1934年6月,中央苏区台湾代表蔡乾接受《红色中华》记者采访时,严厉批评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言论,他指出“日本强盗四十年来在台湾的暴行,真是残虐到极点”,并号召“中国工农兄弟在共产党苏维埃正确领导之下,实行共产党提出的反帝统一战线的纲领,共同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

——摘编自庹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台湾同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十年代台湾同胞奔向“红色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台湾同胞奔向“红色中国”的积极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7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并以会议方式形成决策并贯彻实施。

中共会议简表   

时期内容
1923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同时规定了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19278月,中共“八七会议”在汉口举行,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1945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1949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确定党在全国胜利后的一系列基本政策


(1)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中一、二、三、四对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哪一个历史阶段。
(2)请从表格中选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期,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通顺,表述清晰)。
4 . 1933年初,中央苏区财政部长邓子恢代表政府发行了借谷证,政府发行这一凭证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应对敌人经济封锁
C.提高防灾抗灾能力D.实践工农武装割据
2023-07-08更新 | 360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的理解准确的是(       

党员总数(万人)

工人党员比例(%)

农民党员比例(%)

1927年五大前

5.8

50.8

18.7

1928年6月

13.0

10.9

76.6

A.反映了革命形势空前高涨B.说明革命性质发生了改变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展D.表明革命道路有重大调整
6 . 历中人物,特别是被誉为“民族脊梁”的优秀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当我们的民族出现危机,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群“民族脊梁”挺身而出,他们临危不惧,为民请命,为国献策,或改革或革命。历史上这样的“民族脊梁”甚多,如两宋时期的范仲淹、王安石、岳飞;鸦片战争前夕的林则徐、魏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的陈独秀、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都是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民族脊梁”。


根据上述材料,从中选取你心中的“民族脊梁”,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选人物,能史论结合充分说明所选人物作为“民族脊梁”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行军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日平均行军50公里以上,翻越40多座巨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经过十几个省,最终胜利会师。”该材料反映的是(     
A.武汉会战B.红军长征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2023-06-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新主张,并分析毛泽东提出新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道路的成功经验。
9 . 下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时期红色文物的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统计。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
C.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023-06-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人数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B.人民民主革命政权广泛创建
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中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3-05-30更新 | 581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