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   晚清政府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都曾进行过度量衡改革,均因种种原因而无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制定合理可行的标准制是度量衡划一顺利实施的前提。许多专家学者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学者吴承洛拟定新制的基本原则:一、应有最准确而不易变化之标准;二、应合世界大同为国际上互谋便利;三、应近于民间习惯;四、应便于科学输进。依此标准制定的“一二三”市制(即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也应运而生。一、二、三,数字简单,便于民众记忆。该制实现了两制的简便换算,为国际计量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它过分迁就于中国传统习俗。

——摘编自吴森《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一二三”市用制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一二三”市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一二三”市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6年2月25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开放外汇市场案》,重新规定了汇率,允许黄金外汇的买卖;3月4日,中央银行又制定了《黄金买卖细则》,在上海抛售黄金;至1947年3月,各地纷纷涌向上海抢购黄金,中央银行的库存黄金也快到达临界点。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说明
A.经济改革中蕴含着政治危机B.国民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C.民族工业发展空间得以扩大D.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 . 毛泽东一再指出,“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意在强调
A.发动农民战争的重要性B.进行武装革命的必要性
C.无产阶级领导的关键性D.中国武装斗争的特殊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开拓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迁“治狱吏不直者”至南越地,又募15000未婚女子至岭南。之后,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汉武帝发兵助东瓯人打击闽越人。公元前110年,汉将东越居民迁徙于江、淮地。公元前112年,汉军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个郡(后缩为七个郡)越人贵族多归汉,被封为列侯。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材料二1930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提出,西南各省上司凡能直接改县的地方,须直接设县管理。1931年国民党提出在边地屯垦与移民实边。云南先后修建了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滇黔公路等相继通车。教育部要求四川、云南、西康三省制定边疆教育三年计划。但西南各省组建的边政机构五花八门,如云南机构称“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贵州机构名为“边胞文化研究会”,川康机构则谓“川康滇三省边区边务设计委员会”。这些机构在行动上各自为政,政令更难以贯通,加上其他因素,国民政府治理西南效果大打折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治理岭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
5 . 下图是湘鄂西苏区鄂西农民银行于1931年发行的壹元纸币背面图,左右两旁写有“武装保护苏联,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混战,扫除封建势力”等内容,中间写有关于鄂西农民银行信用券条例等内容,这可以用于研究
A.工农武装割据B.国民大革命C.局部抗日战争D.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困局
6 . 1929年4月,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清革命对象的重要性B.工人阶级的领导十分关键
C.发展农村斗争的必要性D.要兼顾工人和农民的运动
2021-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1928年,中共六大决定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
A.清除了党内“左”倾错误影响B.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
C.否定了暴力革命选择的必要性D.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恢复与发展
8 .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工农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021-08-24更新 | 419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5届安徽阜阳四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图《扫地出门》,刊载于1933年《红色中华》,下图可以佐证苏区政府
A.粉碎围剿的决心B.治国安民的智慧
C.艰苦奋斗的精神D.公正法治的理念
2021-04-24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探采;如无自行探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这一规定
A.表达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D.致力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021-04-21更新 | 94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