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5 道试题
1 . 下面图文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之手。红军主力长征后,贺页朵因伤留在永新坚持斗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将入党誓词藏在屋檐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取出来。这份珍贵文物(     
牺牲个人。
言首泌蜜(严守秘密)。
阶级斗争。
努力革命。
伏(服)从党其(纪)。
永不叛党。

——贺页朵珍藏的入党誓词

①展现了国民革命的历史场景   ②誓词中的错别字削弱了史料价值
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是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历史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长征精神。

材料一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材料二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材料三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地掌握了进入空间的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逐步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推动了中国卫星及其应用以及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力支撑了以“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探索浩瀚宇宙搭建了“天梯”。

(1)阅读材料一,任选两点内涵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在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3)依据材料三,概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024-01-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 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 1978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 作出这次变革决定的是党的哪次会议?概述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补填表格中中共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   
领导人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___①
胡锦涛___②
习近平___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表。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机器分类
1906-1909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A.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机器生产日益普及
C.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D.工业结构不断完善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人”称谓始见于楚汉相争之时,其指汉王刘邦一方人员之统称,还不具有族属和文化含义。随着西汉政治、文化和族源历史整合的推进,到汉武帝时代,与“诸侯人”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汉人”完全被融政治、文化、血缘和族群于一体的广义的“汉人”所取代。在整体意义上完全具有族别功能的“汉人”认同产生的同时,“中国一体”的国家意识也开始凸显。

——刘志平《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


(1)依据材料,指出“汉人”含义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以行政区划而言,元朝统一后,边疆和内地在管理上存在差异,但又有相通之处。内地设立州县,云南也实行州县制,但普遍用土官任职;藏族地区未采取行省制度,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有实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设官命职、开辟道路、建立驿站、清查户籍等等。汉、唐等前代中原王朝尽管一度也拥有广袤的版图,但是这样的版图维持时间并不长久,控制手段的不足和外患的存在加剧了边疆离心倾向。而元朝未发生过某一地区脱离统治的情形,它稳定统治了中原和边疆一百多年,始终保持辽阔的版图。

——摘编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2)依据材料,概括元朝大一统国家的治理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①经西昌、泸沽,进入彝族同胞聚居的地方。我们坚定地执行毛主席规定的民族政策,与沽基族首领结盟修好;并使老伍族中立;对受蒋介石特务支持利用,不断袭击我们的罗洪族,则反复说明我们是帮助少数民族求解放的。就这样依仗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赶到安顺场渡口。

——《刘伯承回忆录》(1981年)





19355月,为顺利通过彝族区,中革军委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③长征亲历者黄镇于19355月创作《红军彝族游击队》,描绘了红军长征进入彝族地区,得到彝族沽基家族的支持,成立了中国红军彝民支队,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3)分别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依据史料,说明其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

以下表格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开展的民族工作。

序号史事
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8年,新疆仅有1个民航机场、9条区内航线。2014年,已建成运营16个民航机场,开辟了155条航线,成为中国拥有机场数量最多,开通航线最长的省区
截至2014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依托援疆省市累计引进各类合作项目6482个,到位资金8277亿元
截至20159月,新疆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0
2012年至2022年,在中央支持下,西藏接待旅游人数从1058.39万人次增加到3002.7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26.48亿元增加到407.07亿元
截至20231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超8700个,发展5G用户184万户,实现所有乡镇5G网络全覆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史事,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对主题进行说明。
2024-01-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道路。

——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4年7月,寻淮洲、粟裕等领导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赣南根据地出发北上。11月进入赖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北上。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失利,余部进入浙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赖南阔西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退出鄂豫陕根据地北上,9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后,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后又向西转移。1936年3月到达西康甘孜一带。

1935年11月,湘赣川黔根据地的红二(1934年10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六军团开始长征。

1936年7月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同月,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全国红军的战略转移—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后保留在各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在湘、贵、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的十三个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如加上广东琼星游击区,则南方共有十四个游击区)。

——摘编自李毓卿《1932~1936年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简况表》


(1)1934~1936年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有哪些原因?
(2)战略转移成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历程来看,红军身上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24-01-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红色中华》第84期发表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表现了农民参加“兴国模范师”“瑞金模范师”上前线的情形,还配文介绍了红军训练和歼敌的状况。此漫画能用于说明(     
A.国共合作开展北伐战争B.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D.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9 . 1927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古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A.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统一了根据地货币形态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提倡和参加乡村建设的人员,既有一批进步的社会学者、经济学者、农业专家和有志青年,也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改良派,还有一些则是国民党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乡村建设工作所侧重的方面,有的侧重于平民教育,有的侧重于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有的侧重于农村经济事业,也有的侧重于乡村自治。他们各自对当时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乡村建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晏阳初等。梁漱溟认为,西洋人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应走出一条不同的路。他主张在乡村兴办学校和团体组织,号召全体村民“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晏阳初等人认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其根本问题则是人的问题。他主张发动一场新的自救运动,即“平民教育运动”,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乡村建设学派的社会改良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郑杭生、李迎生《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运动。
2024-01-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