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抗战】

材料: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中的《中国政治报告》汇集了1911——1960年英国驻华官员定期发往英国外交部的政治报告。其初衷是“全面反映过去一年内发生的与报告国相关的事件,并解释其对该国立场和政策的影响”。

1931827日,英国驻华公使M.兰普森的报告中,回顾国民党政府军在江西攻打红军之战况;“共产党……在条件艰难的山区开展远比国民党军队更为擅长的游击战。尽管国民党军队成功地占领了城区,但实际上,他们除了迫使共产党势力从江西和福建山区腹地的一地到另一地之外,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驻华大使卡尔19411月报告中详述了皖南事变的经过:新四军并不想执行这一具有军事和政治双重动机的命令,因为它需要穿越的地区不仅有日本人,还有国民党中央军。……新四军于12月底出发;约2/3的人安然渡过长江。但是,其余人则由于某种未知原因,遭顾祝同部的军队袭击,约3000人牺牲……但官方的说法是,新四军发生叛乱,必须处分。

驻华大使薛穆“1943年年度报告”:“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央政府运用几支最精锐的部队,对共产主义地区进行包括军需品、医疗用具在内的严密封锁,然而,外国访客对共产主义地区的民主管理、全面战争基础上的民众组织、人民对共产党军队及政府的忠诚和热情支持,都给予了一致的赞扬。”

——摘编自喻卓《来自一线的观察——英国驻华外交官视野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驻华外交官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外交官员在抗战时期发出的《中国政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2024-06-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党的建设上,古田会议开辟了思想建党这一独特道路……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了新党员入党的条件,具体规范发展新党员的方法和程序,以严格的组织把住党员质量关……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党组织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范围,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红军组织中担负着红军政治领导的作用,决议提出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使党的组织确实成为“领导中枢”……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要求红军必须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等任务,规定了红军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的重要地位,规定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提出要加强对官兵的纪律教育,实行优待俘虏的政策等。

——改编自窦道琴《古田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田会议的内容,并分析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兵役制度调整的意义。
2024-02-2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下面图文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之手。红军主力长征后,贺页朵因伤留在永新坚持斗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将入党誓词藏在屋檐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取出来。这份珍贵文物(     
牺牲个人。
言首泌蜜(严守秘密)。
阶级斗争。
努力革命。
伏(服)从党其(纪)。
永不叛党。

——贺页朵珍藏的入党誓词

①展现了国民革命的历史场景   ②誓词中的错别字削弱了史料价值
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是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历史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2-1935年间,以农村经济破产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兴盛。1935年后,此类经济题材小说数量相对减少。这说明
A.币制改革使社会彻底摆脱经济困境B.经济生活的变迁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C.世界经济危机对农村冲击最大D.经济题材小说的史料价值较高
2021-05-23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来源分布            图21922年直隶农户年收入分布状况
       表1为抗战前期部分大学学生年均开销
学校名称驻地学生年均开销
清华大学北平最低标准256元,一般为300元左右
交通大学上海400元
中央大学南京300—350元
南开大学天津300元
中山大学广州220元
       表2为20世纪30年代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和公务人员群体的收入分配状况
职业月收入
教师大学教授200—600元,中学教师100—260元,小学教师50—100元
公务人员局长450—600元,科长250—400元,科员60—180元
银行职员经理250—400元,主任120—250元,普通行员40—120元
企业职员总工程师200—300元,部长60—200元,股员20—50元

——据张铭雨等《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基于量化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

(1)学者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得出“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结论。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结论得出的依据。
(2)如果要进一步论证该结论,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史料,并说明理由。
6 . 近代中国的商业广告,是了解近代社会风貌的新史料。以下是1930年代上海的若干广告:

A.先施公司

《东方杂志》1930年

B.亚浦耳电器

《东方杂志》1934年

C.春季旅行

《旅行杂志》1935年

D.小学生分年补充读本

《东方杂志号外》1935年

补充说明:

A.公司为华侨创办。广告上书“凡内地不能购到之货物,或虽有而不合用者,请向上海先施百货公司邮寄部函购,保证可靠、迅速、便宜”。
B.品牌由华商创办,品牌名中的“亚浦”取德国、荷兰两个著名品牌之用字,更寓意着“执中国工业牛耳”的决心。广告上列举的产品有电灯泡、电风扇、电火炉等。
C.刊登广告的京沪沪杭杭甬铁路管理局还提供设计旅行线路、介绍食宿等服务,上书“南京、栖霞山、镇江、无锡、宜兴、苏州、昆山、青阳港、常熟、松江、嘉兴、杭州、莫干山”等地名。
D.广告绘有先进交通工具和工矿图案,广告词写有“全书六百册,(一)全部合购,可成完全小学生图书馆;……(三)已购《小学生文库》或《幼童文库》可免购重复之书”。
(1)四则广告内容折射的时代特征是(     )(双选)
A.北洋军阀割据地方B.国共合作轰轰烈烈C.民族工业大力发展D.交通进步影响生活
(2)从先施公司广告中能窥见当时(     
A.华侨垄断邮政业务B.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C.邮购业务成为主流D.邮政资费非常低廉
(3)亚浦耳广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     )(双选)
A.已能生产重工业设备B.具备与外商争利信心
C.摆脱了官僚资本危害D.产品种类有一定拓展
(4)春季旅行广告透露出当时的中国(     
A.北京上海铁路运输发展成熟B.旅行业有季节性淡季与旺季
C.部分人群文化娱乐生活拓展D.政府部门与外商资本相勾结
(5)小学生读本广告间接说明(     
A.当时小学都设有学校图书馆B.小学教材形成体系蔚为大观
C.小学教育采用完全西式教育D.读本已能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6)相对传统文献材料,广告作为“新史料”,其新在何处?
(7)若依据以上材料,说明“1930年代中国社会之进步”的观点,则过于偏颇。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024-04-0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后,不同史料对盐税收入变化情况的统计。据此可推知,此次盐税改革(     
A.加剧了当地百姓的生存负担B.有效保障了政府财政支出
C.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快速发展D.因过程混乱导致统计失准
8 . 下列关于土地政策调整的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农民运动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一点的方法是合作化。”
②“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
③“通过对农村阶级的重新划分,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土地革命与阶级斗争,乡村农民获得了广泛权力,成为基层社会权力主体。”
④“为了停止国内的武装冲突⋯⋯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
A.①②④③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
2024-05-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9 . 某研究者为研究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1月,上海《东方杂志》号召国人想象未来的中国,历史学家周谷城写下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写道:“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我梦想着;此后我真能不再作什么梦想了。”

——19331月上海《东方杂志》

材料二“领导们问大家,对自己分到的房子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有什么需要。但是我们想,跟过去比已经很好了,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周围的医院、邮电局、花园、菜场什么都已经有了,方便得不得了。家里用的还是抽水马桶,那可是刚解放啊,全上海人家都还是倒马桶的呢。"

——原上海绢纺织厂先进工作者郑长保回忆1952年首次搬进上海曹杨工人新村的往事

材料三在工人新村大道的两旁,守望这欣欣的白杨,风儿挨家奔跑送喜讯……生活啊,长着翅膀在飞翔,多少个工人子女进大学,多少户工人家中挂奖状。多少青年儿女立下大志,走遍祖国四面八方,多少家庭妇女离开灶台,解掉围裙换上工装。谁说古来百家不同姓,这里的家长是亲爱的党……"

——上海诗人宁宇《工人新村漫步》(写于1957年前后)

(1)根据材料一,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背景,谈谈你对周谷城这个“奇怪的梦”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述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状况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该研究者所搜集的史料有何局限?为更全面研究我国工人的生活状况,请向该研究者提供至少1条建议。
10 .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渭源县苏维埃纪念馆采用微视频、微党课以及红色故事等模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如图所示)。纪念馆的这些文物(     

A.全部内容属于实物史料B.时间归属应为解放战争时期
C.蕴含国共统一战线信息D.借助现代科技得到了传播
2024-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