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调查了浙江省的十几个县农村各业产值及商品率,下表(单位:万元)为其中代表性的9县数据。分析表明,此时浙江省(     
产业总产值商品输出值商品率
农业55473.77561.513.6%
林业16750.07370.044.0%
畜牧水产业14293.22870.020.1%
手工业29239.322654.477.5%
合计115756.240455.934.9%

A.农村经济水平全国领先B.工业化水平有较大进步
C.各业实现了均衡性发展D.经济的商业化程度较高
2 . 1927年时,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0.8%、18.7%:在1928-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23.4%、76.6%。数据变化说明了
A.中共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苏区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
C.工人阶级失去了领导地位D.苏区政府是农民民主政权
3 . 如表是全国抗战前晋察冀北岳区五台县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这可用于直接研究当时(     
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占总土地的比例(%/6)人平均地(亩)
地主5.1619.814.70
富农6.6414.78.50
中农29.8737.54.80
贫农42.2020.21.80
崔农3.271.21.40
赤农9.562.50.92
小手工业1.690.71.50
商人1.173.310.70
其他0.440.11.10
A.土地政策调整的必要性B.传统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C.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行性D.根据地政治建设的迫切性
2024-05-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据瑞金、宁都、兴国等九县统计,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总数达5 871名,到5月总数进一步增加到10 294名;在新选出的市乡苏维埃代表中妇女所占比例一般都达到25%,有的地方甚至达到60%以上。这一状况(     
A.反映了农村政治结构的变动B.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表明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D.得益于国民革命的深入开展
2024-03-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统计了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的党员成分。由表可推知(     
 赣南闽西
农民80%60%
工人10%13%
知识分子及商人10%10%
A.农民对“土地革命路线”的认同B.民主政权认真落实“三三制”原则
C.中央苏区入党标准采取区别对待D.国民大革命高潮传播至中央苏区
2024-0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是1925—1949年全国各地中山公园数量的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全国中山公园数量一览表(1925—1949年)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江苏

17

四川

11

河北

3

宁夏

1

浙江

22

福建

28

山东

4

察哈尔

1

安徽

8

广东

57

河南

6

新疆

1

江西

13

广西

27

山西

2

辽宁

1

湖北

14

云南

7

陕西

2

吉林

1

湖南

13

贵州

13

甘肃

6

台湾

9

A.民国时期全国形成普遍崇拜孙中山的风气B.中山公园的分布体现了各地政治力量对比
C.近代动荡局势影响中山公园的建设与发展D.国共双方均认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023-12-05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五)历史试题
7 . 【农村政策与民主革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11月颁布):②《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1月制定);③《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颁布)。

——改编自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精髓的体现。在大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及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认识开始深化。进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关乎中国革命的关键,“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扩大了革命的基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和调动一切阶级和力量,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使农民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进一步维护农民利益,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瓦解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赵鲲《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两个相邻的法规,比较“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改革政策。
2024-06-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下表是1933年山东地区华商和日商火柴厂主要指标统计,这说明当时山东地区民族工业(     

家数资本(元)工人产量(箱)
华厂2719294005121254590
日厂4100500085584800
A.发展极为迅猛B.面临列强打击C.产品销量不广D.轻工业成就大
2024-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考试历史试卷
9 . 下表是1933年中国重要工矿产品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对比表,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
A.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特征B.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命脉
C.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D.帝国主义侵华方式有变化
2020-11-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

材料一   1934年各省负债农家统计

省别察哈尔缓远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借钱794851566366615146626341
省别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平均
借钱4656464552576755605166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经济科编《农情报告》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多元共同治理的县政模式。这种县政多元系统,各自为政,产生了制度性内耗。县政管理在实际运作中没有考虑县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全部所做的是如何汲取县城社会的全部资源,以应对各种统治危机。

——摘编自翁有为等著《南京国民政府县政研究(下)》

材料三   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与功能性部门相结合的“统合治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县域经济治理中的资源动员和效能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项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了县域经济中的要素活力,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摘编自斯丽娟、曹昊煜《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

(1)指出材料一中县域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材料三中当代中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2024-05-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