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固位于吉安县城东南120余华里五县交界的边境(如图6),四周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赖经邦等秘密恢复了党组织,并发动了东固暴动,先后建立了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和第四团。这样,以东固、桥头为中心的方圆约200里的范围不仅成为群众斗争异常活跃的游击区,而且创造了公开斗争和秘密斗争相结合的成功经验。1929年2月,朱德、毛泽东、陈毅率领的红四军来到东固根据地,这里的经营方式得到毛泽东等人的高度赞扬,陈毅称之为“东井冈”。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东固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示意图

1929年2月—1929年10月


(1)依据图文材料,概括东固能够成为“东井冈”的原因。

材料二   这番我们到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指井冈山)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

——毛泽东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信(1929年4月13日)

材料三   他们(东固根据地)是指导员支配军官的,前五册上军官的名字列在指导员的后面,一个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支配,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四军党的领导加强的原因。

——毛泽东给红四军一位领导人的信(1929年6月14日)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分析其创建的历史意义。
2021-04-27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着何种分歧,并分析产生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55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七单元测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统治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社会管理却相对分散,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士绅多是有声望并且有钱有势的人,通过他们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来影响地方事务。他们既参与统治过程也参与决策过程,很多有关公共福祉的事情如赈灾、修路等都有士绅的参与甚至负责,涉及到政府主要职能的诉讼,也会因为士绅的介入由公堂转为民间。士绅阶层的影响力与地方政府权力影响力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共同维系着大一统国家的治理。

——摘编自齐惠《中国古代协商政治的特质》

材料二   乡绅是中国明清时期活跃于乡村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阶层,拥有国家所赋予的法定特权,明代政府不仅规定乡绅本人可免除徭役,且可惠及其家庭。这就产生了一种“非正式权力”。这种非正式权力与官僚的正式权力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彼此形成制约。明清时期的乡绅主要是这样一种社会力量的代表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使国家与社会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他们如同一个“缓冲带”,减少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增强着社会结构的弹性,使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得以灵活的运转。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农村经济的日益表落,乡村建设从萌芽理想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以地方政府和国内外社会力量资助的经费为来源,试图寻找一条全面改造农村的道路。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试图对旧有的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进行具有一定现代化性质的改造,即组建村学、乡学,对乡村政治进行自治化和民主化的制度改革;对农业经济推行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股份制合作社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育,对农民素质实施如识化和文明化的普及教育。尽管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带有一定的缺陷,但显示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路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推行的特点,并简要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2022-02-24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1)
4 . 《红旗周报》

材料一

《红旗周报》是19313月到19343月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此报主编是张闻天,作者有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王稼祥等人
该报刊登文章的篇目举例
《中央关于日本帝国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鄂豫皖边苏区劳苦群众的奋斗》
《关于全国灾荒与我们的策略的决议》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法令草案》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劳动法草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宣战通电》
《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告民众书》
《苏联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伟大建设》
《苏联工人阶级的创造及其生活》
《开展群众的斗争来回答白色恐怖》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红旗周报》刊登的文章指出:(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一切伟大思想的结晶,是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的总和,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宇宙观。”(二)“用一切力量开展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组织、准备、领导、武装千百万的无产阶级与农民群众进行革命的民族解放战争来保卫中国,反对日本及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与瓜分,来争取中国的独立、解放与统一。”(三)“中国的劳动民众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来为着这个政权而斗争,完全推翻国民党的,以及非国民党的(例如溥仪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权,然后才能够解放全中国,才能解放自己。”(四)“全国的最高的党的刊物……以后党报必须成为扩大党在群众中有影响的有力工具,成为群众的组织者。”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红旗周报》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2021-04-20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英国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中规定:“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发明必须是新产品;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专利权16年;专利权人不能抬高物价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贸易。”该法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完整的专利法。在英国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专利法,有22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专利制度。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

——摘编自熊英《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理论和法律制度传入我国。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凡是“益民”类的发明都应受到鼓励并给以保护,仿制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这是我国最早的专利立法思想。1881年,郑观应向朝廷上书,要求给予上海织布局的机器织布工艺以10年专利,得到光绪帝的赐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件专利。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中规定:“发明、制造船械枪炮等超出原有产品者,或用新法兴办大工程者,皆准许集资设立公司,享专利50年。”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1944年,国民政府颁布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

——摘编自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利制度实践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见下图。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情怀?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哪一重要思想?
(2)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综合二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9-09-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检测卷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