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28年,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七类,其税率为7.5%—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十二类,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是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关税也由1913年占财政总收入的21%,上升到1931年的51%。这表明当时(     
A.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国内市场B.抗日战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
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D.关税自主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同时也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此也就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

材料二   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依据材料概括毛泽东主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 1930年9月12日,《红旗日报》刊登的文章中提到,当时“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成,上杭、长汀比上年增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①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被粉碎   ②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广泛展开
③根据地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④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11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府不予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左翼学者述及的乡村惨况,正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萧条期。当时乡村危机……更本质的原因则是中央政府缺乏应有的执政能力造成的。当市场波动之时,具有垄断规模的企业经营者势必要转嫁危机,由于缺乏政府的保护,力量分散的农民最易沦为经济危机的终端受害者。

——杨耕《中国近代史研究》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中央政府大力推行“三权分置”改革,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三权分置”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实行“三权分置”,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权分置”丰富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

——尚云才《“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2024-01-16更新 | 109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 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8 . 国民政府某高官认为:江西环境最利于共产党发展……民国以来,江西遭受军阀的摧残,为各省之冠。北伐成功后,人民对于改善政治环境的要求很高,希望非常之大。不想当时国家统一徒俱虚名,军阀割据,内乱迭起,政府对于改善地方政治,有心无力。人民的希望破灭了,在艰苦中挣扎生活,似乎毫无出头之日。这反映出当时共产党(       
A.拥有开展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B.重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利用了国民大革命的积极影响D.能够适时调整革命策略
2023-11-12更新 | 473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黄镇在长征时期创作的《泸定桥》,该画作将泸定桥置于画面上方,强化出桥体和河水之间的落差,营造出危险、逼真的场景效果。作者意在(     

A.弘扬革命热情B.营造真实氛围C.展示乐观精神D.凸显忧患意识
10 . 如表是1928—1929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重大事件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指出:“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来,本党一切努力之集中点,尤在促进北伐,统一全国。”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一举,在党为恢复固有之重心,在革命为巩固北伐之基础。……以后,本党之努力,完全集中于北伐之完成。”
A.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巩固B.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C.国共对峙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D.“工农武装割据”具备了客观条件
2023-10-18更新 | 33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