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说,“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我们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由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A.突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B.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工商业
C.全面贯彻落实了报告中的方针政策D.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2023-02-24更新 | 102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在远离国民觉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他的做法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做法是(     
A.组织工人罢工B.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C.服从共产国际D.策划城市的武装暴动
2023-02-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A)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5年,红色经典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又名《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①②标注中任选一处,写出其所对应的歌曲名称并简述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历程中克服和战胜的困难类型。
2023-02-12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备荒之政,莫善于预备仓”,因而“令天下县分各立预备四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在预备仓的粮食发放问题上,朱元璋明确规定,凡遇岁饥先发仓廪以贷民然后奏闻,对于赈济迟缓、坐盗仓粮、瞒报灾情的渎职腐败现象,重惩不贷。明成祖即位后,水旱朝告夕赈,无有壅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三月,河南登封县赈饥荒即“发预备仓谷”。明仁宗在位时,户部请以备储官麦贷民,仁宗训示“即赈之,何贷为”;听到民众缺食,仁宗遂打破部臣预闻的成规,令杨士奇即刻就地草诏。宣宗即位不久,山西盂县、山东济宁州、河南磁州将预备仓粮米借给饥民,俟秋成如数还官。

——摘编自王卫平、王宏旭《明代预备仓政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   1932年10月,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调节民食案,内容包括督令各县恢复积谷仓,由中央择粮食主产区设置“总储备仓”等。1933年10月,行政院又通过“官买积谷,以利农村案”。同月,蒋介石在南昌召集粮食会议,制定兴办仓储计划,由行政院命内政部、实业部及各省市认真办理。在仓储种类上,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县仓、区仓。地方原有旧制积谷仓库,应立即恢复或改组。在粮食储备数量上,规定县仓应陆续积谷至10000石以上;区仓储备数量应在1000石以上,乡仓应在500石以上。

——摘编自任新平《近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


(1)概括明朝前期储粮备荒制度的特点。
(2)指出国民政府重建粮食储备体系的背景,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国民政府仓储计划的认识。
6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不断变革、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的序幕。如何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劳动人民利益,逐渐成为党的重要议题。革命初期,党陆续提出“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限制私人地权在若干亩以内”等关于土地政策的主张。随着革命的深入,党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在于农村,农村的革命在于土地,土地的革命在于土地所有权,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成为土地革命的核心议题。

——俞明轩等《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百年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   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政策能够成为中共与华北基本群众的关系的关键,在于这一政策就建立在直接符合穷人和无地者心愿的基础之上。除了通过分配“斗争果实”而提供的物质刺激外,共产党人还能就所有农民显然理解为他们最直接的苦难的问题-专断地利用政治权力和在村社的社会地位-提出解决办法。

毛泽东概括了土地改革在共产党的防御战略中的作用。他断言,“深入和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地方,农民才坚定地和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7年,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三大战役支前民工达539万人,担架10万副,粮食9亿多万斤。

——摘编自[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邵维正《中共党史专题教程》

材料三   中共中央198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新形式”,是因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定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概括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政策成为中共与华北基本群众的关系的关键”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以三大战役为例,论述土地改革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概括这一合作经济新形式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所围绕的核心。
8 . 一位同学绘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示意图,标出了会议的关键词。①至④对应的会议名称分别是(     
   
A.中共二大 中共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八大
B.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C.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D.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中共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曾说:“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是因为中共通过该会议(       
A.结束了党内存在的“右”倾主义B.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C.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1年,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长征路”后,感慨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表明,他认识到(     
A.长征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B.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新的“长征”
C.长征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D.长征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宝贵财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