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2024-06-10更新 | 5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分析近代中国如何抵御、反抗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不断扩张、殖民,维系国家统一与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就是近代中国如何吸收、借鉴各种现代性因素,将其内化为中国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国家建设,寻找富强之道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下,形塑新的政治实践主体,破除各种政治、社会与文化压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更是在古今中西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文化存续与更生的历史。

——摘编自王锐《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


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叙事问题,选择某一角度或者自拟一个角度,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角度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共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共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中共的初心使命生动的诠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三农”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依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三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率先发起改革,“三农”为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是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三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29更新 | 19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4 . 【救国与探索】

近代史上改变落后中国的四种流行方案

方案一救亡抵抗外来侵略是首先任务,只有独立才能教国。
方案二启蒙落后在于民众的心智,只有启蒙才能救国。
方案三翻身落后在于阶级压迫,只有推翻了反动势力,才能救国。
方案四近代化落后的原因在于未完成近代化,必须全面向西方近代文明学习。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针对如何改变落后的中国,近代史上曾流行过以上四种解决方案。请结合所学,指出最优方案并阐明理由。(说明:最优方案可以是表格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1-16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民族复兴为奋斗主题,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充满艰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它的产生、发展与深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基本规律。历史反复地昭示,在客观规律面前,主体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凭借高度的理论自觉,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使其在涅槃中获得新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今后也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摘编自宋建、张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角色担当》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经》有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间歌谣融入革命斗争内容,越唱越多,越唱越广,越唱越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高,漫瀚山低,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漫山山青,遮山盖顶的八路军。要问八路军有多少?星星多少他多少。八路军本是老红军,一普真心打敌人。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全国大反攻》九月里来刮秋风,红旗飘扬在天空,各路大军都出动,人喊马嘶多威风。问一声同志们到哪儿去呀?咳,杀进蒋管区
《最后胜利是我们》铁腿踏破万里云,脚踩黔军牵川军;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晚期以来,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旗几度易换。

时间国旗图案   

1888年开始使用

黄底蓝龙戏红珠。清廷认为黄色最尊,以黄色为正色。

1912年开始使用

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1925年开始使用
由青、白、红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青天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

1949年开始使用
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
对上表中国旗的变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律时间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
《训政纲领》1928年第4条:国民党将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
第5条: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
第6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12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相俾而生,是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实践中不断演进,并深深熔铸于民族精神之中的独特精神样态。斗争精神的内涵之一是苦干实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历史重任真抓实干、反对空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积极作为精神。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大胆破除错误思想的禁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期间顶住了苏东剧变.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SARS病毒传播、洪灾震灾等多重考验,稀光养晦、抓住机遇、苦干实干,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何玲玲《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及其主要经验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史中斗争精神的一个“内涵”,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红色地标是百年党史最鲜明的历史见证。下图为中国红色博物馆(纪念馆)分布图。红色博物馆(纪念馆)散落于街头巷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某中学计划进行红色旅游社会实践活动,请根据上图,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博物馆(纪念馆),确定活动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3-08-3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