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1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021-08-16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六单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2 . 近代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独立富强做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摘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并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哪些准备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了怎样的革命思想?列出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3 . 【军队建设与民主革命】

材料一   李鸿章将安徽的团练加以改编,于1862年组建了淮军。淮军将领不是乡党、亲故,便是父子、兄弟。他们患难相依,缓急相恤,结成死党,号称李家军。咸(丰)同(治)之际,正当太平军向江渐胜利进军之时,淮军进入上海前线。西方列强除连续不断地为淮军提供巨额低息贷款,还每月拿出十几万两白银作为淮军军费。淮军雇佣外国军官作教练,操练的内容不仅阵法用泰西,而且鸣角出令皆夷语。李鸿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辈培植亲信时所没有的新途径,开办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以利于在各营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几十人都出身于此学堂。

——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二   19278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雇佣军队绝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进行了三湾改编,强调整编军队要依据政治上的坚决与否。改编内容包括在班.排建立党小组,各连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用以教育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红军还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军的特点并分析淮军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淮军相比“新的革命军队”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斗争时期“新的革命军队”创建的历史意义。
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021-07-29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着何种分歧,并分析产生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5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来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于1931年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行和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督实践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源头。

——摘编自吴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督制度研究》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 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相应迅速建立起来。

——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
2021-07-18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尖子生选拔卷(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分小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但其“特”之形成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尤其要打破党内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人士长期以来推演出的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形成了《兴国调查》等著名长篇调查报告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旧部队习气严重问题,对部分地区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组。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颁布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法令,实施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举措。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1980年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据统计,从党的十八大闭幕到2017109日间,习近平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摘编自王东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与“俄国人的道路”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党内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同一性。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趋势。
8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涉及节俭内容的家训有17种之多。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之中都可以见到节俭的内容;就形式而言,蕴含在散文、诗歌、四书五经和条规之中,往往以经典中的思想理念为准绳,以古训、警言格语,历史人物和故事为楷模和榜样,以自身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来说事,进行训谕。

——摘编自部龙宝《宋代家训节俭廉政美德与当下节俭廉政风气研究》

材料二   1932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要求各级政府"立即实行节俭运动",在以后的两年里,临时中央政府通过颁布法令等措施指导苏区各地开展节俭运动。苏区党中央局为减少办公费开支,规定了节约措施,许多领导同志发表公开信,倡偶议响应节俭号召.193312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等人联名签署《关于惩处贪污浪费行为》,对因玩忽职守而浪费公款者,处以不同程度处罚。1933年,《红色中华》等报刊也在节俭运动中发挥了宣传作用。1934年,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陈潭秋强调∶"节省运动的开展,要依靠于广大的群众积极性的发扬"

——摘编自石绍庆《厉行节俭的苏区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家训中节俭内容较多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苏区厉行节俭的背景。根据材料概括苏区厉行节俭运动的特点。
2021-02-26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1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一次、二次国内革命
9 . 《红旗周报》

材料一

《红旗周报》是19313月到19343月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此报主编是张闻天,作者有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王稼祥等人
该报刊登文章的篇目举例
《中央关于日本帝国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鄂豫皖边苏区劳苦群众的奋斗》
《关于全国灾荒与我们的策略的决议》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法令草案》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劳动法草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宣战通电》
《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告民众书》
《苏联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伟大建设》
《苏联工人阶级的创造及其生活》
《开展群众的斗争来回答白色恐怖》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红旗周报》刊登的文章指出:(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一切伟大思想的结晶,是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的总和,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宇宙观。”(二)“用一切力量开展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组织、准备、领导、武装千百万的无产阶级与农民群众进行革命的民族解放战争来保卫中国,反对日本及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与瓜分,来争取中国的独立、解放与统一。”(三)“中国的劳动民众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来为着这个政权而斗争,完全推翻国民党的,以及非国民党的(例如溥仪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权,然后才能够解放全中国,才能解放自己。”(四)“全国的最高的党的刊物……以后党报必须成为扩大党在群众中有影响的有力工具,成为群众的组织者。”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红旗周报》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2021-04-20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简述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节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材料三 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3)任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史实,概述中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