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905年、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昆山农户结构变化。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的江苏昆山(       
时间自耕农占比/%半自耕农占比/%佃农占比/%
1905年261658
20世纪20年代初81478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农业近代转型加快
C.农村社会危机加剧D.耕地资源严重匮乏
2023-12-2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掌控全国政权后,货币制度继续实行银本位,铸新银元为国币。但遭遇了严峻的白银外流危机,财政金融几近崩溃。生死存亡之时,政府进行了法币改革,摆脱了白银依赖,扭转了经济困局。这场改革(     
A.使中国摆脱了西方束缚B.促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C.为北伐的胜利奠定基础D.推动了货币近代化进程
2023-12-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1928年至1930年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日、英等国通过谈判废除了这些国家在关税方面的特权,并以国定关税代替协定关税。国定关税对一些大宗出口物品予以减免税,并对发展国内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设备减轻其进口税。这一措施(     
A.致使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关税自主B.扩大了中央银行的行政管理职能
C.一定程度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D.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2023-1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面为1933年上海各业产值比重图。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B.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突出
C.深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D.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
2023-12-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所示为1930年中国各城市电影戏院及其座位容量(单位:个)。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
厦门126750南京4200
广州1714300上海5337110
福州96400天津108820
汉口157450北平85160
苏州41000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B.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
C.市民精神生活日趋多元D.西方列强加紧文化侵略
6 . 据统计,1913年我国关税收入仅1697万元,占当时财政总收入的21%,1929年增为24396.6万元,1930年增至29019.9万元,1931年又增至38492.5万元。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关税收入平均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48%。这一时期中国关税的变化(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
C.推动国内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D.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
2023-11-2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反映了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定税率”后部分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据此可知,这次关税改革(     
酒、卷烟丝绸、人造丝织物火柴、陶瓷器毛织品、砂糖机械、动力机、车辆
50%45%40%35%5%至7.5%
A.旨在抵制西方商品倾销B.扭转了中国的外贸逆差
C.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发展D.削弱了中国商品竞争力
2023-1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关税、倾销等政策致使我国农产品价格暴跌,在农民极度贫困和南京国民政府应对不当的情况下,我国出现了农业大萧条和农村危机。在近代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强权压制下,我国农村充斥着异国资本活动。外商不仅控制着农产品的市场和价格,而且设立了压抑农民自由、造成当时民不聊生的农村高利贷。 虽然以上侵略举动缓解了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但它却是建立在践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恶劣行径之上的。 当时,国内出口贸易大量减少,而进口货物的销售量也因百姓购买能力降低而减少。

——摘编自沈泽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危机的产生和对当代的启示》

材料二中央苏区将发展农业作为主要任务来抓。 苏区政府先后颁布《开垦荒地荒田办法》《开荒规则与动员办法》,实行奖励政策,对工农群众开发的荒田荒地免征3年土地税,富农拥有开发的荒田荒地的使用权并可免征1年土地税。据统计,1933年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粤赣、闽赣四省)消灭荒地21万担(一担田等于四亩)。 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每年都发布春耕计划,强调兴修水利。 苏区政府还号召组建帮工组、耕田队以及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等,缓解了劳动力、耕畜不足的问题。 苏区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多种早谷、少种糯米,并发布消灭“禾虫”的指导办法,利用石灰等简便易得的材料,积极推广病虫害防治经验。 苏区还不断改善种植技术,适当增加杂粮种植,以作青黄不接时的主粮补充。据统计,1933年赣南、闽西等苏区农业生产同比增加了15%,闽浙赣边区增加了20%,远超当时的国民党控制区域。

——摘编自邓强、段刘娇《中央苏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的农村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农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央苏区政府农村治理中所得到的启示。
9 . 下表为国民政府出台和颁布的部分法令、法规。这些法令、法规集中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     
时间法令、法规
1942《图书送审须知》

1943
《检查书店发售违禁出版品办法》《战时新闻禁载标准》《书籍杂志查禁解禁暂行办法》等
A.坚持独裁内战方针B.重视抗战文化传播
C.推行文化专制政策D.保证了思想统一
2023-11-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初,三类城市产业工人占比(左)和现代工业产值占比(右)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注:1代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六大沿海通商口岸,2代表南京、汉口、重庆三大沿江通商口岸,3 代表其他城市。
A.列强经济侵略开始向内地渗透B.国内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C.中国的工人运动总体规模不大D.内地机器制造业进步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