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1928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省济南市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制造了“济南惨案”,大量中国军民被屠杀。日本侵略者这样做是为了(     
A.破坏中国工农运动B.挑起军阀之间混战
C.拆散国共两党合作D.阻挠国民政府北伐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英国,越来越多曾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等阶层生活,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在大讨论过程中,“有益的奢侈”理论承认在所有社会等级中追求生活舒适和便利,同购买生活必需品一样有益。曼德维尔(1670-1705)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峰,他将奢侈品宽泛地定义为“一切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东西”,公开反驳所有对奢侈的指控,认为奢侈是一项公共福利,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人们沉溺于奢侈品能够推动商业的扩展和穷人就业。这场大讨论使人们不再从道德角度来看奢侈消费的问题,开始关注中等阶层甚至劳工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实践。大讨论也使人们意识到,奢侈消费为产品革新和时尚与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大量机遇。

——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的特点。
2024-01-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特点、特征类非选择题 (含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4 . 据国民政府统计,1935年全国共发生工业灾害2655次,伤亡5629人,损失估计为1027.2万元。而据当时工业安全协会推测,全国工厂在1935年可能发生的灾害在18032次以上,伤亡人数至少为22 568,损失估计至少有2172.6万元。这表明(     
A.近代工厂制度有待健全B.国民政府轻视工业
C.侵华战争制约工业发展D.民国缺乏社会保障
2024-01-13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二·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高频选择题50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前建设的中国铁路,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北、平汉地区。而 1928年至 1937年国民政府所规划新建的铁路,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铁路就有 1947.2公里,占总数的51.39%,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有 331.2公里,占总数的8.7%。这一规划建设     
A.旨在“围剿”陕北地区的红军B.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C.利于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D.巩固了国民党的势力范围
2023-12-13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宁夏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其主旨虽在讨袁,但孙中山在组党方式上试图树立强人权威领导,并以封建会党的某些方式,如立誓约、按指模、讲服从、分等级等来严密约束党员,将革命党引导到一条秘密、狭隘和排他性的组织道路,引起许多党人的疑虑和抵制。中华革命党严格的组织形式妨碍了党势的扩张。加之中华革命党的活动基地主要在海外,与国内的政治文化主流相疏离。

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大会宣言。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宣言阐明农民、工人是革命的基本力量,指出“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国民党一方面当努力吸收工人、农民参加国民党,另一方面当全力扶助工农运动,发展其经济组织,以增进国民革命的实力。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相较中华革命党的组建,中国国民党一大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
2023-12-0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1925—1949年全国各地中山公园数量的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全国中山公园数量一览表(1925—1949年)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江苏

17

四川

11

河北

3

宁夏

1

浙江

22

福建

28

山东

4

察哈尔

1

安徽

8

广东

57

河南

6

新疆

1

江西

13

广西

27

山西

2

辽宁

1

湖北

14

云南

7

陕西

2

吉林

1

湖南

13

贵州

13

甘肃

6

台湾

9

A.民国时期全国形成普遍崇拜孙中山的风气B.中山公园的分布体现了各地政治力量对比
C.近代动荡局势影响中山公园的建设与发展D.国共双方均认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023-12-05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五)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某一时期洋面粉进口数量及增减比例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

数量(关担)

增减比例(%)

(1928年为100%)

1928

5984903

100

1931

4889275

82

1934

985367

16

1936

512852

9

A.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民族面粉工业的竞争力提高
C.外资企业失去了发展优势D.官僚资本膨胀势头得到遏制
2023-12-05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9 . 1930年,国民政府《土地法》规定:土地属于国民全体,分为公有土地和私有土地两类。1931年,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乡村学校”“乡村自卫组织”和“合作社”。1935年,山西军阀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对农村问题的解决符合实际B.农村问题引发社会多方面关注
C.未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D.改革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共识
2023-11-14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单科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8年,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七类,其税率为7.5%—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十二类,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是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关税也由1913年占财政总收入的21%,上升到1931年的51%。这表明当时(     
A.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国内市场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D.关税自主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23-10-28更新 | 716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