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以下材料是民国时期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描述。
材料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回避的内容。1923年民国政府出版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首次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内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劳工状况及社会主义)。1929年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的表述上则略去了“社会主义”,简化为“工业革命与劳动问题”。1940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科学标准》的表述为“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之发展”。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解析1923年、1929年、1940年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表述用词。
2017-10-26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料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
材料一 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
——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
材料三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下图)。

材料四 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
——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七八十年代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3)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
(4)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汕头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