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

编号名称时间内容
A西安事变历史资料   汇编2017收集整理西安事变时期各界的电文、评论、报道、告书等
B影视作品《西安事变》1981以西安事变为题材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2020详细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发展的三个时期。
D《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2018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材料二

19361215《泰晤士报》评论记者弗拉塞尔(Fraser)谴责张学良发动兵变是出于“个人的野心”,是为了获得“争取较好条件的希望”。
19361219《朝日新闻》社论日本陆军当局一面表示满腔的同情,同时警告邻邦一部分军阀,切勿被弄于赤祸的魔手。而宜立脚于与邻邦协和亲善的大精神上…这可以说完全表现了日本的对华希望。
19361214苏联官方报纸《消息报》无论它(指西安事变及其发动者)打出什么旗号,提出什么主张来伪装自己,它代表着一种危险。人民统一战线…不应被看作反对南京的阵线,而应当是与南京团结的阵线。

——摘编自《西安事变历史资料汇编》


(1)材料一是西安事变时收集到的四则史料。按照研究价值的高低,将四种史料的编号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2)材料二是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外媒体对于事变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外媒体对于西安事变的态度。
2021-12-08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过关测试】
2 . 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共和制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第二次革命高峰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2022-10-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日军一士兵战地日记写道:“12月17日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而《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报道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等。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东京日日新闻》带有政治色彩B.都真实记述了日军屠杀中国情况
C.日军士兵战地日记不具有真实性D.可以互证日军屠杀中国大量战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运用忠义伦理组织官兵逼蒋抗日B.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C.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5 . 1937年7月8日,毛泽东和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将领,请他们策顾全军,为保护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并宣布“红军战士,义愤填膺,随时准备调遣,追随贵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电报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共努力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局面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形成
③此举是“八一宣言”精神的一次实践④以“新三民主义”作为指导纲领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 漫画发表于《互助周刊》1931年第8卷第5期,标题为《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下列选项中,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②二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③成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④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以下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孤军”是指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
B.该事件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该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此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8 . “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忍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运用忠义伦理动员民众反蒋联共B.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C.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国民政府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对表中反映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
1930年130975.689484.4
1931年143348.990947.6
1932年104924.749264.1

A.国共内战阻碍经济发展B.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C.东北沦陷影响数据统计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0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对以下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
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