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8年3月5日,中共福建省委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先导”。1937年3月21日,中共在巴黎发行《救国时报》评论巴黎公社是“为国家民族之独立自由与幸福而斗争的绝顶英勇与绝顶忠诚的模范”。这些评论反映(     
A.革命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B.对巴黎公社认识深化
C.民族民主运动进入了高潮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汪精卫之羽翼周佛海对中日之战曾言:“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发表了(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
C.《井冈山的斗争》D.《论持久战》
3 . 七七事变后,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了《保卫卢沟桥》等话剧,曲作家创造了《全民抗战》《干一场》《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音乐,电影界拍摄了《华北的黎明》《北战场精忠录》等影片。这些创作(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激发了民众抗战精神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独裁的力量D.促进了国民革命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5年4月,日军发动以夺取芷江机场、直逼重庆为目标的芷江作战,即雪峰山战役,战后在当地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墓,其右边角也有埋葬当时日军尸体的集葬堆,碑刻“倭寇冢”。冢旁刻诗一首:“八年(现在称为‘十四年抗战’)侵华枉徒劳,得失哪有血债高。流尽扶桑孤寡泪,可怜枯骨顶鸿毛。”这表明(     
A.正面战场已经取得完全胜利B.敌后战场是中流砥柱
C.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带来灾难D.日军因暴行而失民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历史,其中第五册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其中“大牵手”是指(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B.长征时期粉碎国民党消灭红军企图
C.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王红丽《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宋广伟《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3~4月间,国民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为实现宪政作准备,并提出对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的充分保障。其后不久,由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其他抗日党派参加的国民参政会成立。这反映了国民党(     
A.放弃党派纷争团结抗日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充分保证人民民主权利D.力图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8 . 1935-1936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从“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又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联蒋抗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促进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D.聚焦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9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源自于孙中山189411月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孙中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瞬……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制,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颂”,郑重空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193861日,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创作了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词中写道:“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打出去日本强盗,推翻“满洲国”,进行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完成那民族解放运动。”1940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

1950年初,华罗庚毅然放弃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和优渥生活,克服重重团难四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回国途中,他发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

19813月,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直白却饱含力量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成为80年代激励中国人奋发困强的磅碍精神力量,在城镇,在乡村,不少商店、工厂以“振兴”“振华”命名,在历次国庆游行的队伍中,“振兴中华”也是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命题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