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2023·浙江绍兴·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时局,有学者评述说:“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内政治问题中心的一环——停止内战——已经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历史的潮流已不可逆转地向着实行团结抗战的阶段过渡了。”该学者评述的是(     
A.国联的国际共管方案B.北平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的发表
2023-11-13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2023·山西吕梁·一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新华社报道,327日下午,马英九率团抵达上海,并赴南京。中共中央台办、上海市委有关负责人到机场迎接。报道称,马英九此次来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将到访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马英九此次来大陆祭祖、参访引发了人们对国共两党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的广泛关注。下面为各个时期作战示意图,这些作战示意图中蕴含着国共两党关系走向的信息。


图1                                                         图2


图3                                                            图4


根据各个时期的作战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围绕“国共两党的关系的走向”从整体或者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1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毛泽东在某次大会上发表演讲:“有些同志以为我们的红帽子戴了十年,今天又戴三民主义帽子,就表示老不愿意……但如果旧帽子换上了新内容,那事情就变化了,不是不可戴的,反而变为可戴的了。”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旨在(     
A.号召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结束“左”倾错误的统治
C.团结一切力量应对时局变化D.实现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
2023·浙江金华·一模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三个条件: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此宣言意在(       )
A.继续北伐战争,完成国家统一B.开展土地革命,巩固革命政权
C.停止国共内战,抗击日本侵略D.转移工作重心,夺取革命胜利
2023-11-11更新 | 438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1年9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发表《为满洲事变宣言》,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工人罢工,农民骚动,贫民罢业,学生罢课,士兵哗变,一致进行反日本帝国主义与推翻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扩大民族革命运动的战线……这是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这次暴行的唯一的胜利的道路。”这可以佐证(     
A.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主要矛盾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已确定
C.中华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觉醒D.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受到谴责
2023-08-3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2-23高一上·广西百色·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此举,立即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促进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3-07-19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北京房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36年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官兵的构成,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1939年,马鸿宾所率81军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其中马鸿宾的军兵训练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和士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A.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中华民族的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D.中国在东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
2023-05-28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山东济南·一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叶秋海棠”

清末民初之际,学部所编《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对中国版图的想象有这样的描述:“我国地形,如秋海棠叶。出渤海,如叶之茎;西至葱岭,如叶之尖;各省及藩属,合为全叶。”中华民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新地理》中,延续了“一叶秋海棠”这一意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国政府推动下,除了教科书之外,“秋海棠”也开始广泛出现于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介中,并广为民众所接受。

“桑叶”与“蚕食”

“桑叶”是民国时期另一种对中国版图的想象。1922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法地理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全部地形好像横铺着的一个大桑叶;再巧不过,中国本是蚕丝的发源的地方”。到30年代救亡话语体系将中国版图抽象为“桑叶”,将日本版图抽象为“蚕”。1938年,在题为《我们不怕鲸吞!我们只怕蚕食!》的抗战漫画中,所显示的桑叶被蚕食掉的中国版图的部分,与当时日军所占领的中国国土的形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抗战期间的教材中,无论国民政府还是边区政府都存在着将中国版图比喻为“桑叶”的做法。

“雄鸡一唱天下白”

新中国成立后,一种新的中国版图想象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将中国版图比喻为“雄鸡”。据《人民日报》1952413日的报道:“西安的少先队员曾指着中国版图的模型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庞焕洲说,‘咱们祖国真像一只美丽的大雄鸡’”。而这一宣传极大推动了对这一认知的传播。此外,旧有海棠叶地图中难以突出台湾的地位,而雄鸡地图中,将台湾视为雄鸡迈出去的一只脚。这一解释被成功运用于政治解释之中,并成为大陆与台湾关系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徐鹏《秋海棠、桑叶、雄鸡与中国》

依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准确完整,史实运用合理,语言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622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面示意图表明当时中国人民面对的形势是(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D.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
名校
10 . 如图作品定格在1936年12月11日午夜张、杨二人在新城大校议厅宣布举行“兵谏”的历史瞬间。桌面上报纸醒目的大字标题为“抗战”“救亡”。画在的环境基本上是根据历史重现的,但加了一幅孙中山的画像。该作品作者
A.关注西安事变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影响
B.肯定了国共两党促成抗日合作的努力
C.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D.强调西安事变的爆发具有历史正义性
2022-05-25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