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是1929~1931年中国派赴留学生的部分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年份
国别
1929年1930年1931年
人数所占(%)人数 人数所占(%)
德国865.2666.48418.7
法国16510.014213.810622.6
美国27216.415815.311525.6
日本102561.759057.38318.4

A.中国公派留学教育获得长足发展B.经济危机导致留美学生比重递减
C.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影响留学教育D.日本侵华导致留日学生数量减少
2023-05-10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下图漫画发表于《互助周刊》1931年第8卷第5期,标题为《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下列选项中,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B.表明二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C.成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D.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2022-04-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新时代”一词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生成之后,在中国出现的具有政治、社会和文化符号意义的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时代”内涵的变化

时间

内涵

20世纪初

君主立宪的“新时代”

1911年前后

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20世纪20年代

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931年

抗日救亡的“新时代”

1949年

进入“站起来”的“新时代”

——摘编自史宏波、黑波《近代以来“新时代”概念之考辨》


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时代”内涵的变化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4-06更新 | 852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运用忠义伦理组织官兵逼蒋抗日B.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C.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苏·模拟预测
5 . 下面是陈树东发表于1934年的时政漫画《新年中的东北人民的音乐》,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振奋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
B.揭示了东北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
C.展示中国民众抗战的多种手段
D.描述沦陷区中国人民的悲凉之情
2020-03-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
6 . 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1906年版:“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太平天国运动两种版本不同的评价解读有误的是
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潮流
B.历史教科书打上时代的烙印
C.不同政权制约着社会意识
D.主要矛盾变化影响历史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