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红七军团受命改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北上抗日。如图是先遣队经过福建时所作的宣传画。其创作时间可能是(     
A.1931年8月B.1934年8月C.1937年10月D.1940年10月
2024-03-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的意义在最后一个王朝发生重大转变。康熙帝的名言“在德不在险”“众志成城”对长城进行了功能上和道德上的双重否定。其实,长城意义的骤降并非由于人们道德上的觉醒,满族上层和蒙古族上层的政治同盟,清政府在草原社会实行的政策是其本质原因。取代长城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而是那个实实在在的理藩院。弱化草原社会的军事属性,利益不再来自战争,而由贵族政治、宗教组织决定分配。

——摘编自唐晓峰《长城内外是故乡》

材料二   20世纪二十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三十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简析康熙时期“长城意义的骤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人对长城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3-0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5年,蒋介石向蓝衣社(特务机构军统前身)社员发问:“法西斯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并自答说:“在中国现阶段的紧急形势下,法西斯主义是最适合的一种奇妙的药方,而且是能够救中国的唯一思想。”蒋介石的讲话意在(     
A.寻求与日本媾和的机会B.借助法西斯摆脱经济危机
C.争取欧美帝国主义支持D.为剿灭红军寻找理论支持
2024-03-0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为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和张学良对日态度的记载。据此可知(     
史料出处
1931年7月6日,张学良致电东北政务委员会称:“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张学良传》
(范克明等撰写,2002年版)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蒋介石日记揭秘》
(张秀章撰写,2009年出版)
1990年,历史学家唐德刚采访张学良说“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不抵抗命令)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晚年口述、唐德刚撰写,2007年出版)
A.国民党政府对东北沦陷负有主要责任B.《蒋介石日记揭秘》为一手史料最为权威可靠
C.张学良是当事人其口述结论无可置疑D.《张学良传》出版时间较早相关记载不可采信
2024-02-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河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这反映(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24-02-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迎头痛击,毙伤日军一万余人。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照会欧美各国和国联,要求“履行其条约之责任”,迫使他们采取比对待九一八事变较为积极的态度。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欧美列强改变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C.军队抗战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企图被粉碎
2024-02-2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出于形势需要,中国共产党曾提出:保证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武力推翻国民政府的方针;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的指导⋯⋯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等。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些保证的目标是(     
A.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B.完成战略转移
C.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成立联合政府
2024-02-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西安事变后,日本官方媒体论述道:“所谓蒋介石政权,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必将完全崩坏,对中国今后内政上将行一大改革……中日关系似为有一大变化。”“事变今后经过,虽不得而知,然中国全境必将陷入一大祸乱之苦境。”据此可推知,日本当局(     
A.污蔑蒋介石以降低其威信B.关注中国国共合作趋势
C.欲借助中国内乱趁火打劫D.阻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024-02-28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河南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1935年11月26日到1937年6月25日,毛泽东写下上百封亲笔书信,其写信活动在1936年西安事变前形成了一波高峰,写信对象涉及国民党阵营高官和社会各界贤达,以争取其对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的最大认同。毛泽东的“亲书政治”旨在(     
A.确保长征胜利B.促成团结抗战C.孤立顽固势力D.扩大反蒋阵线
2024-02-2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一日”

陈子展从沪江大学授课回家,午睡醒后读报,有感时局作《长城谣》一首。一个巡捕一觉醒来,离上班应卯只差15分钟,来不及梳洗,赶紧离开亭子间,皮鞋在后门口与红漆马桶发生冲突。

苏州河畔,一个圈子里传出一位卖艺人老练流利的急白:“嗳,来格哉,来是一个大老板,䑢空奖券中头彩;坐汽车,吃大菜,洋行星厢做买办,政府里厢做大官。”黄包车夫用不纯熟的英语向外国水兵拉生意;卖晚报的小孩喊着:“Evening Times!”

某校礼堂,训导主任训话:“为准备会考电灯现在每天迟一小时关,可以多看些书”。

午后两点,包天笑在参观他儿子创办的新生化学工艺厂——第一家生产国货医用橡皮囊的工厂。华商纱厂工人方根宝一天工作16小时,到了睡觉时耳朵里还响着轰轰的机器声。

——摘编自施康强《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上海》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一日”中上海的众生相并作出合理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