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2 道试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39年12月9日,在某运动四周年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规模盛大的活动,党的领导人强调这“是一个学生运动,是一个青年运动,是一个全国人民为团结抗战而举行的轰轰烈烈有着历史意义的运动!”这场运动的起因是(       
A.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B.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D.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2024-03-2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范围内自由主义的失势也影响到中国知识界。 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知识界谈论和主张社会主义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像李大钊等人那样信仰社会主义的并不多,其中就包括了胡适等一批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上发表了不少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希望当局能向苏联学习,迅速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他们看到了苏联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却未能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施实际上是长期的渐进过程。1933年初《东方杂志》的“新年梦想”征文中,虽然有20多篇文章不同程度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的集体诉求,但几乎没有一篇从学理的层面加以阐述的。与五四时期比较,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思想明星则寥寥无几。其后,由于民族主义思潮高涨,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趋向没落,并最终被掩盖于抗日战争的浪潮之下。

——摘编自郑大华、谭庆辉《20世纪 30 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简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的声明的简编。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声明

基本观点

坚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立派,反对亲日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主场打破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

同情西安的发动,给张扬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军事上的与政治上的),使之彻底实现西安发动的抗日主张。


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与“讨伐军”以严重的打击,促其反省,这种防御战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A.明确了反蒋抗日的基本主张B.反映了国共关系已经发生转折
C.阐明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D.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6年11月,在上海大新公司举行的中国漫画史上“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展品中,高龙生的《国破山河在?》和蔡若虹的《学生救亡运动的一幕》等漫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据此可知,该漫画展旨在(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C.呼吁国共成立联合政府D.提高民众的救亡意识
2024-03-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中认为“加紧反对富农的策略,已经不适当了”,必须改变没收富农土地的政策,而“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中共中央这一决定(     
A.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力量B.意在联合富农消灭封建地主剥削
C.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D.表明中共土地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2024-03-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地图测绘与战争局势]

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乘机将大量专业人员派往东北和台湾,由此拉开了近代日本专业盗测中国的序幕。日俄战争后,参谋本部统一了测绘中国的比例尺,要求实地测绘十万分之一中国兵要地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在扩大盗测范围的同时,开始在中国大陆长期部署专业测绘人员。1913年,参谋本部解散临时测图部,留下16个测绘员,隶属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组成土地调查班,标志着日本在华正式设立了永久性日常盗测机构。从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华盗测过程看,其顺序先是台湾、东北,接着是内蒙、山东、东南沿海、华北,再为华东、华中、华南,然后又回到东北。

——摘编自许金生《盗测中国: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出于独立军事作战与根据地发展建设之需要,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由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不仅标有四县的聚落户数,还将日军在“扫荡”过程中烧毁的房屋占比精确到每一个村落。1944年绘制的《太原敌军军事设备图》等17幅平面图,均系军区情报侦察人员实地调查密测并编绘成图,可以清晰呈现出日军驻城及矿区、飞机场等军事设置布局。县图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行政区划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

——摘编自白如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华盗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盗测行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绘制地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有“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的态度。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和未统一前的意大利及德国相仿,而他们走向强国“全由于提倡民族主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对学术方向的引导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持久抗战理论影响扩大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4-03-14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边政史”“边政研究”“边疆政治”“边疆政策”等课程科目在国内各大学开始出现,随着《边政公论》的发刊、边政学会的成立等,一股研究边疆政治经济的热潮逐渐涌现。后来重庆、成都、陕西榆林等三个地方性的边疆研究会还合并而成中国边疆研究会,会员多达600余人,涉及方方面面的领域。这反映出(     
A.大学课程出现一定调整B.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国共两党注重边疆研究D.边疆冲突引发各阶层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3年5月,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与罗斯福会谈,随后签订了5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1935年,与欧美达成数额达210多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协议。同时,多次派人与苏联谈判,最终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还以战争贷款的方式向中方提供军事装备。国民政府的这些外交活动(     
A.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B.利于提高抗击日本侵略的实力
C.有效遏制了日本侵华的进程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2024-03-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6年1月,中共中央在宣传工作指示中提出,资产阶级“发生了改变政治态度的过程”,“对于那些半途的朋友和中间势力的分子我们宣传口吻与态度要有转变”,通过对其争取和团结,使之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上述指示的做出源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
C.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实施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3-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