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国抗战的开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震颤着中国大地,震颤着中国人民的心。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自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着自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在这个危机面前,中华民族忧患百年、沉淀百年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以无法压抑的力量骤然迸发,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有学生、工人和各界团体的投身,有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左派及海外侨胞的参与。

——摘编自黄华文《七七事变前后抗日救亡运动特点之比较》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其策略,由“抗日反蒋”改变为“逼蒋抗日”以至“联蒋抗日”。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力进行调停促成和平解决。国民党和南京政府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与各党各军各派的逼迫下其方针、政策也几经变化。国共第二次合作终于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之际,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实际建立。

——程中原《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均与本党三中全会之宣言及决议案相合。……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挽救危亡。

——摘自《蒋委员长为中共共赴国难宣言发表谈话》(1937923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救亡运动的主要特点和深刻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内策略的调整过程,并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扭转中国抗战时局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宣言发表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022-07-14更新 | 5652次组卷 | 4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为扩大红军的社会影响力,1936年8月—1937年2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动参与长征的全军干部积极投稿,编制了一部关于长征的集体作品《两万五千里》。但该作品完成以后,并没有大量公开刊印,只是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小范围传阅。这主要是因为(       
A.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B.西北地区印刷技术较为落后
C.中国共产党的处境日益恶化D.红军致力于反“围剿”的斗争
2022-02-25更新 | 103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