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侵华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满洲映画协会”在1937年8月成立后,推出了一系列国策电影,如1939年拍摄的爱情片《白兰之歌》:片中男主人公是日本人,女主人公是中国人,男人是主导者,女人是奉献者,全片以日语对白为主,国语对白很少。这类国策电影(     
A.体现了日本以华制华的政策B.消弭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C.对国统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D.直接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历史—选修3:20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
3 . 日军侵占华北以后,利用演说、唱歌、演剧和散传单、办报纸等文化形式,宣传“日华提携”“共同防共”等理论,还插手大中小学教育,在北平各级学校大力推广日语教育,将日语设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侵略者的这些做法(     
A.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具有极强的文化扩张性
C.消磨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D.确保了占领地区的稳定
2023-04-19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0年10月至次年5月,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多田武雄向伪市公署“赠送”日文图书1677册,并出资“援助”编辑《小学儿童日本语作文集》,所赠图书全部被分派到伪政权设置的图书馆、新民教育馆和市区各中小学。日伪政权此举意在(       
A.颠覆抗日民主政权B.提高青岛国民教育水平
C.借助文化手段侵华D.消弭根据地人民的反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     
A.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B.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
C.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D.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
6 . 日本侵华期间.勒令沦陷区各学校一律采用日伪当局统编的教科书,各级学校教材由日伪教育部编订。这些教材删去了带有民族意识的内容,并流露出浓重的“复兴礼教、振兴东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这一举措旨在
A.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教育B.恢复和弘扬儒家的传统思想
C.促进中日两国间友好交流D.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2022-03-02更新 | 28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