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抗日神剧虽然将抗日军民的战斗力和生活水平极度拔高而将日本军力和战略极度削弱,存在不尊重抗战历史与抗战英雄的问题,然而,正是这种夸张化的手法使它将当下的民族精神以极其清晰而样板化的形式暴露了出来,从而让这种对过去历史的“神话”重构成为了对当下历史的高度真实的体现。据此,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历史”概念的模糊带来认识困扰与多元论述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局限于编年意义的记录其生命停留在过去,不是真正的历史
C.我们不应忽视“样板”倾向的“历史神话”在全新时空维度的价值
D.对于历史叙述来说,考察时间的变换可能带动着历史真实性范围的扩大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①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45年8月9日
苏军出兵东北
1945年9月2日


(1)请填写表中①、②两处的相应内容,并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材料二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3)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说明中国是怎样“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的。
2016-11-27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