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面对日本第11军为策应香港作战而发动的一次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使日军在湘北的伤亡人数是其在香港伤亡数的2.5倍。蒋介石认为,此次会战“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也”。该会战的胜利(     
A.推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出现于二战进入全球阶段后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023-09-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民族主义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十年战争重新塑造了欧洲的形象,教皇的权力和大一统局面不再……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一批以民族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相继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他们不再崇拜神权,而是更为实际地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整理自黄宇蓝《论三十年战争中欧洲各国国家利益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19世纪历史事件
1822年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之后的巴西仍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882年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1896年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领导人民抗意斗争,1896年取得独立。

材料三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南京国民政府在开放民众宣传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中共在敌后开展根据地的过程相应,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浴血奋战让中国拥有了自184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

——摘编自《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形象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说明它成为“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的理由。
(2)“小事件大历史”,请参照示例任选两例补充表格,并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进步潮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的表现。
2023-09-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历史上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起了极其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八七会议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的决策
C.遵义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2023-09-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等地的作战,集结重兵约12万人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进行防御作战。该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妄企图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有利于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对抗日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坚持民主建政的共产党人本着开明、民主、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积极努力地将党外人士团结到一起,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救亡献计献策。下列项中,与上述民主政权建设最相关的是(     
A.“三三制”原则B.土地革命C.三大改造D.新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2023-08-28更新 | 3474次组卷 | 2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此会议是(     
A.国民党一大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清楚地揭示了战胜日寇的客观依据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敌我双方涉及战争的关键性因素的变化。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战争胜利的战术分别是运动战和游击战,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篇文章发表于(     
A.重庆B.西安C.延安D.西柏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8年7月,蒋介石认为长江大决战不可避免。8月,他说:“吾人深信汉口必不致失陷也。日军之困难,与日俱增,吾人将使其一败涂地。”此“决战”(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D.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10 . 在全面抗战开始以后,日军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国民政府奋起自卫。就某次会战,国民政府发表宣言,“各地将士,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实足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外国舆论对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智谋,也再三赞誉。“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余周”。对这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     
A.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B.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D.推动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