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晋绥抗日根据地,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拔除日寇根据点的激烈战斗,连连惊呼:“奇迹,奇迹,没有飞机大炮就能很快攻下坚固的据点,真是奇迹!”由此可知,中外记者团(     
A.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B.肯定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成果
C.强调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要性D.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2024-05-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0年4月,蒋介石要求朱德、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华中问题,顾祝同也邀请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赴上饶商讨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国民党提出“将新四军迁往黄河以北,将黄河以北划分为新四军防区”。这些情况表明(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C.国共之间矛盾加剧D.战略防御阶段国共关系的变化
2024-05-22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内训·序》曰:“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姆,女师也)教。”从文王时代,太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的女子教育的规范,到整个封建时代的“三从四德”,皆如此,不断地在严格家庭秩序和伦理规范。而对于女子的种种教育,无须依靠学校,完全由父母特别是由母亲代代相传。幼年女子,少年女子如此,出嫁后的女子依然如此。如明代吕近溪《女小儿语》主要教少年女子行事言行,汉代班昭《女诫》中有教授已婚女子如何做好妇女之事的“妇行”篇,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女论语》中有教已婚女子的“事舅姑章”“事夫章”“训男女章”“营家章”“待客章”等。明代仁孝文皇后《内训》有教已婚妇女的“修身章”“景贤范章”“母仪章”。清代贺瑞麟《女儿经》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教女儿为人处事、做人行事。

——摘编自张丽杰《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由于英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妇女频繁参加经济活动,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变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大多数的人都主张贵族妇女应该学习一定的知识,以便能够培养她们的贞洁观念和宗教虔诚。很多贵族由于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为了使女儿未来能够接管自己的领地,也主张对女性进行一些教育。富有市民和小手工业者阶层的女性开始进入到了学校。除了教授用本地的语言进行阅读以外,还有宗教祈祷和礼节知识的课程。对于一些下层的劳动妇女,她们的家庭都有经济条件送她们去专门的学校去学习。作为劳动群众,妻子和丈夫一样每天都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特别是她们从事职业的广泛性,小的时候所受到作为贤妻良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她们有着一定的职业技能。

——摘编自唐宏刚《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状况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三   从中共三大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文件,许多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关指示。1937年陕甘宁边区出台的《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工作新决定》,1938年《毛泽东抗战初期对妇女的指示》,都体现出党对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从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有纺织缝纫、种地等劳动生产活动,也有学堂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及时有效地落实在生产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妇女思想、经济的双重解放。为此,我党颁布《儿童妇女待遇办法》《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一系列文件,并建立了妇女联合会,让妇女干部去做广大妇女的工作,渐渐地当地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摘编自王雨薇《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原因与概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发展妇女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积极作用。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从1938年起,陕甘宁边区通过引进机器、技术与人才,开设了一系列工厂,如难民纺织厂、造纸厂、被服厂等。1939年,边区又提出“自己动手”发展工业的方针,创制机器,开采煤矿,开设合作社。这些做法(       
A.消除了日军“囚笼政策”的影响B.有利于完善边区社会保障体系
C.打击了日军的“以战养战”部署D.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物质供应
2024-05-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司法中,由于法律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相对于边区社会来说过于超前,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少问题。边区在改进立法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司法变通:在判决中运用情理做出判决的“情理断案”;推广相对灵活、不拘法律条文的调解模式;利用有限司法资源的“简约治理”模式。这些变通(       
A.反映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B.使男女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C.促进了新中国《婚姻法》的出台D.是中共探索法制道路的可贵尝试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采取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相统一策略,多渠道开展干部教育,依托阅读、讨论、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干部自动学习、互动学习、集体学习的有机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基层干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措施(       
A.利于保障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属性B.有力地壮大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干部基础D.旨在提升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文件指出:“在学习中反对不管实际只记条文的风气,反对将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与了解中国社会情况、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互相脱节的恶劣现象。”此举意在(     
A.推动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B.确立调查研究为党的基本工作方法
C.应对复杂的民族战争形势D.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思想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行使政权的最高机关;边区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边区参议会,即边区人民代表会议、由边区民民主举产生;边区高等法院受中央最高法院之管辖,边区参议会之监督,边区政府之领导,独立行使其司法职权。陕甘宁边区的政府体制(     
A.实现了三权分立与制衡B.妥善处理了与国民中央政府的关系
C.得到了中国各界的认可D.有助于共产党团结各阶层各阶级抗战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0年11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一个决定中说:“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有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边区的巩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C.民主联合政府亟待巩固D.陕甘宁边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40年春,晋察冀边区进行村选运动,各县参选人数平均占各县全体选民的80%以上,根据地新乐两个区在村选中“共选出31个坚强的女村长”。1941年村选中,边区试验村参选民众占全体选民的90%以上。这表明,当时晋察冀边区的村选运动(       
A.实现了男女自由平等B.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
C.增强了民族战争信心D.践行了“三三制”原则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